数学

困惑与探索三:计算与应用能融为一体吗?

时间:2016-11-0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应用是计算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 
  陶德明(特级教师):在这次计算教学研讨活动中,有两节数学课的内容就是应用所学的计算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与“九义”教材在编排上的主要区别之一就是没有把应用题作为独立的章节出现在教材中,而是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融入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学习领域的计算教学之中,使计算和应用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这样的改变既是数学回归生活的需要,也是数学课程标准提出的新理念的体现。当一个人左手拿着3枝铅笔,右手拿着2枝铅笔,要想知道这个人两手一共拿着几枝铅笔时,就产生了“3+2=?”的计算需要;当出现用2.50元买1.20元的本子后还剩多少钱的生活问题时,随之出现了小数的减法计算……随着要解决的生活问题的发展与变化,产生了不同的计算需求,这就是生活事实,也是数学事实。解决问题的教学是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提高数学思考和交流能力为目标的。为此,要将解决问题与计算教学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到所需的计算知识,再运用这些知识去解决生活中同类的问题,这样,才能充分体现计算知识的价值。所以说,在解决问题中,计算与应用是不可分割的。 
  从这次研讨活动中“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课堂教学来看,两位执教老师对解决问题的认识基本到位,教学目标的确定是适宜的,教学思路是清晰的。教学中两位教师都做到了对学生的实际进行客观分析,对教材进行合理调整,对教学过程进行精心预设,始终贯穿着“计算”这一主题,使学生学得生动、学得主动、学得扎实。 
  概括地说,两位教师在“解决问题”教学中的四个基本环节(创设情境、引导探索、解决问题、应用拓展)都较好地实践了新课程理念。 
  在第一环节中,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难易适度的、贴近学生认知水平的开放情境,出示学校卫生评比条形统计图,引发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再经过对问题的筛选,提出“比多(少)”的问题,让学生明确这就是本节课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二环节,在问题的引导下,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分析:“要求……”“需要知道……”这就是对有用的数学信息的提取,也是根据问题与条件间的关系对其进行数量关系的理解与分析,确立“与谁比”,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三环节,在学生探究的基础上,通过对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的交流与反思,形成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并通过计算解决问题。第四环节是应用拓展。知道方法不是教学的结束,还要让学生运用这样的方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并结合教学实际,适当拓展。在“拓展”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将解决问题后获得的具体方法上升到数学层面上进行思考,即建立解决某一类问题的数学模型,让学生在知识及思维方法等方面获得发展。整个教学过程(四个环节)都未脱离数量间相依关系的分析计算。如,以二(2)班的小红旗为基准,将其他各班的小红旗数直接(或间接)地与二(2)班的比较,分别求出各班的小红旗数。教师应用“解决问题”的方法,有效地突破了小学低年级教学中“比多(少)”这一难点。 
  计算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础,解决问题的教学要与计算、生活及学生实际紧密联系,不能用计算代替解决问题,也不能脱离计算去“解决问题”,应根据教学侧重点进行设计与实践,让学生在知识、技能、思维能力与应用意识等方面都得到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