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浅谈课堂教学中的数学语言

时间:2016-11-0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数学语言是教师课堂教学中的重要基本功之一,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师的语言修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生在课堂上脑力劳动的效率。”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学生思维与教师语言指导相结合的过程,教师准确的数学语言表达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能正确而迅速地传递教者的意图,帮助学生理解所学的知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数学语言要“有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风趣的数学语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教学“圆周长”时,我有意地设疑:“要求出一棵大树的直径,不锯倒树,你有什么办法呢?”这样一问激起了学生的思维兴趣,学生在自学书上的内容后,明白了通过圆的周长也可以求出圆半径的道理。又如,在教学“比例尺”时,我神秘地说:“有一只蚂蚁从扬州爬到南京只用了1分钟,这是为什么?”学生有点疑惑,但产生了好奇心。这时候我告诉他们:“学习了比例尺,你们就会知道其中的奥秘了。”再如,在教学“约数和倍数”一课将要下课时,我笑着说:“学号能被3整除的同学先出去;能被2整除的同学再出去,能被5整除的同学出去,最后还有能被1整除的同学出去。”这样一来,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走出了教室。 
  二、数学语言要“有序”。数学是一门严密精确的科学,教师的课堂语言要规范、标准,切忌语言的随意性和哗众取宠。数学教材上的概念表述都经过了千锤百炼,是权威和科学的。教师对数学教材中的有关概念、定义、法则,不仅要正确理解,而且要科学表述。因此,教师只有对本学科知识有了全面的掌握,对教学的内容进行了深入的钻研,并具备一定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才能言之有理,言之有序。同时,语言要简洁、易懂,要克服不必要的哗众取宠,在低年级的数学课上,教师常用“研究、回报、策略”等词语,与低年级学生的语言水平和理解能力极不相符。 
  三、数学语言要“有度”。数学语言更需要有效地掌控,教师的语言不应一成不变,要根据具体内容准确表达。语言很细很碎,不利于学生思考,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语言太大太空,学生便无从谈起。因此,教师的语言有时要“大步”迈进,有时要“小步”慢进。如,在教学“分数应用题”时,首先出示:老师想去北京旅游,有两个旅行社,“十一”促销价格,青旅的是:原价格1800元/人,优惠价是降价1/5。国旅的是:原价格2000元/人,优惠价是降价1/4。师:你了解了哪些信息?请帮老师选个便宜一点的旅行社好吗?学生独立计算,再进行汇报、交流。这样的“大步”迈进,问题虽有一定的思考性、探究性,但还是在学生的“接受区”内,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果子,这样才能真正地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但并不排除教师细致入微地讲解,我们的教师必须清醒地认识到这一点,不能从教师的“满堂灌”走向教师“不敢讲”,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当教学内容没有必要让学生去发现、去探究、去操作或教学内容不容易发现时,教师就要“小步”慢进,细致讲解。再如,低年级学生动手操作的实验课,更适合学生边做教师边指导、帮助,以引导学生去发现。而高年级学生动手操作的实验课,更适合教师在学生操作前,提出明确的要求和注意事项,培养学生独立实验和系统地操作能力,养成良好的分析、思考的习惯。 
  四、数学语言要“有励”。激励性的数学语言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探究欲望,促使学生努力学习。如,在教学圆直径的定义时,教师可采用以下几种提问(示)方法:(出示:通过圆心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直径)一、师:过圆心、在圆上、线段为关键词。二、师:你认为哪几个词是关键词?三、师: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些什么?这样一些简单而又富有较强激励性的语言,使学生真正觉得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提醒别人,更能体验到学习上的成功感。又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时,先让学生猜一猜,圆锥的体积可能和什么的体积有关系?生:圆柱。再猜一猜,可能和什么样的圆柱有关系?生:等底等高。再猜一猜,等底等高的圆锥和圆柱有什么关系?生1:等底等高的圆锥是圆柱体积三分之一,生2:等底等高的圆锥是圆柱体积四分之一等等。“猜一猜”这句话听起来简单,但包含着开放、尊重和激励。事实证明,平时非常粗心的学生,也加入了积极思考的行列。再如,在课堂小结时,教师可关切地提问,你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还有其他想法吗?今天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课后我们再交流等等。激励性语言,使学生进一步学会反思和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