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整合新旧教材计算教学的思考

时间:2016-11-0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新课程实施以来,计算教学从目标、内容到教学方法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前计算教学的一般流程为:教师创设情境——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索算法一反馈交流算法——自主选择算法。一节课下来。学生的创新精神、自主探究的能力提高了不少,可做起作业来却是正确率低下。 
  回顾传统的计算课,目标相对集中,内容也比较单一。一般按照“复习铺垫——讲解算理——尝试练习——巩固强化”的流程进行教学。学生的计算技能在不断地反复强化中得到了落实,可学生除了会简单的计算外,还获得了什么?计算教学的价值取向在哪里? 传统与现代各有各的优势,新旧教材在使用过程中可以相互借鉴和参考。因此,我们在接受课改新理念的同时。还应适度秉承传统计算教学的优点,整合传统与现代计算教学的精华,提高计算教学的实效。 
  下面。以教学三年级下册“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一课为例,谈一些个人的体会。 
   
  一、创设情境与适度铺垫相结合 
   
  传统的计算课,比较注重旧知识的铺垫,这样可以为学生的新知学习扫除思维上的障碍,但旧知铺垫过多会干扰学生的思维。新课程则注重情境创设,为学生探究学习提供丰富的、开放的信息资源,但由于没有了旧知的铺垫,有些新知的探究对学生来说难度太大。不利于大多数学生的发展。因此,情境创设与适度铺垫应和谐统一。 
  如课始部分,原浙教版教材先安排了以下两道准备题: 
   
  旧教材精心设计准备题,对探究新知的暗示性太强,学生能很顺利地想到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一般方法。当然。也就很难再出现把乘一个两位数转化为连续乘几个一位数的形式。而许多时候,后者的计算方法更为简便。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怎样使材料的探究性更强一些?怎样使探究的结果更开放一些? 
  新教材则借助情境,直接呈现算式:14×12=口。由于没有任何暗示,对学生思维的挑战性更大了。探究的结果也更具开放性。但这样的问题。只能激起几个尖子生的探究欲望,大多数学生则感到迷惘,不知所措。 
  笔者对这一内容的教学作了如下处理:首先创设“住新房”这一情境,结合情境作适度铺垫一每层住14户,2层能住多少户?10层呢?这样,较好地复习了乘数是一位数、整十数乘法的意义及计算方法,为进一步探究作好了知识上的铺垫。
   
  二、提倡算法多样化与把握算法优化标准相结合 
   
  传统的计算教学着眼于算法的单一化与最优化,教师的讲授千人一面,学生的练习整齐划一,表面上看学生的计算正确率高,实质上学生的思维却得不到应有的发展。 
  现在的课堂,当问题呈现之后,教师大胆放手,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算法,提倡算法多样化。并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由此,导致学生过早出现两极分化现象,优等生用自己探究出的方法很快便能完成练习,而学困生面对众多的算法不知所描,一节课下来,甚至连最基本的算法都不会。这样的教学,如何能保证课堂效率呢?因此,只有将学生自主探索算法多样化与教师引领算法优化巧妙结合,在诸多算法的基础上,通过比较归纳,突出最优的算法,并适时进行演练,才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如本课中,14×12=口,学生共探索出了4种不同的方法,但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把12拆分成10与2的和,再用乘法分配率算出结果;另一类是把12分解成3与4(或6与2)的积,即转化成连续乘两个一位数的积。在这里,大多数学生认为把乘数转化成连续乘两个一位数的积计算比较简便。但这种算法并不是对所有两位数乘两位数都适用,即不是一般的计算方法,非本节课学习的重点。把乘数拆分成一个整十数与一个一位数的和,即笔算的方法。才是优化的标准。笔者随即增加练习:“13层能住多少户?17层呢?”这样的练习,促使学生不得不调整自己的算法,从而体会到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普适性。所以,在实现算法多样化的过程中,教师还应根据教学目标,把握好算法优化的标准,并设计一些适当的练习,让学生自己感受到最优的方法和策略,从而形成一种较为高效的方法。 
   
  三、讲解直观算理与落实抽象算法相结合 
   
  传统的课堂,教师关注的是学生的计算技能,认为只要让学生掌握方法之后,反复演练就可以达到计算正确、熟练的要求了。结果,学生只会按部就班地进行计算,面对千变万化的实际问题却无能为力。 
  现在的课堂,教师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注重让学生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