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如此“说教” 不可取

时间:2016-11-0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参加青年教师业务跟踪考核活动后的感受可谓是“让我欢喜让我忧”!因为,一个课堂现象引起了我的关注和思索,那就是执教老师在课堂上的讲。看到他们绘声绘色的讲解、有根有据的说明、层层递进的推理,的确令我眼前一亮,为之高兴,因为经历了近五年课改实验的风风雨雨,很多教师开始逐渐走出对新课程的那种膜拜情结,少了一蹴而就的冲动,多了些冷静的思考,他们不再陶醉于“支肢解节”的讲解,也没有“谈讲色变”的极端心态。然而在高兴的同时,也感到了一丝丝的担心,我在想:如此的说、这般的讲,合适吗?是否有值得反思的问题呢?哪些误区是我们应该竭力警惕和避免的呢?
  一、喋喋不休的讲解
  教师的“讲”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追求课堂教学的时效性和实效性,“讲”是必不可少的重要方式。课改实验老师曾经为“讲”而伤透脑筋,他们经常有这样的疑惑: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还需要教师的讲吗?他们心里所谓的传统教育中,“讲”一直被认为是满堂灌、填鸭式的代名词。可喜的是,随着实验的推进,老师们也在积极地为“讲”正名,并在实践中有了理性的“讲”。但是,实践中还仍然存在着“讲”的误区:也许是受“重点不怕重复”的心态的影响,一些老师生怕重点不突出,唠唠叨叨的反复讲解就成了他们课堂教学中最常见的行为了。他们要么把结论、概念呈现出来,再像语文课那样,进行彻底支解,逐词逐字地分析、不断强调这也重点,那同样重要;要么是捕捉到学生的正确概括后,像抓到“救命草”一样,罗里罗嗦地重复学生的发言,新课讲授时强调过的,练习过程中又重复,总结时还来个集中再现。更为严重的是在试卷讲评课或者是练习课时,教师喋喋不休的讲解真是让人不胜其烦。整张试卷讲评下来,像翻流水帐似的,从头到尾,全是老师的“个人感言”,不断提醒、不断强调……,“良苦用心”,可见一斑;整节练习课,从开始到结束,教师不是重点说明,就是善意提醒;不是错误分析,就是步骤强调……,“讲”成了课堂中的唯一声音。一节课下来,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也听得头昏脑涨;老师讲得天花乱坠,学生听得昏昏欲睡。其实,这种喋喋不休的讲解,仍然是教师在“牵着学生的鼻子走”。
  我们所说的讲必须是精“讲”、巧“讲”,以求达到“一语惊醒梦中人”的理想效果。毕竟,“讲”是教师对学生施加的外在影响,要想使“讲”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首先要明确“讲”的目的,要通过“讲”使学生形成知识结构,解决知识拓展的问题;还要讲究“讲”的方式,让学生始终处于一种“愤”和“悱”的境界,使师生的讲和谐融合;“讲”的内容也要精心选择,力求让学生触类旁通。
  所以,我们要警惕喋喋不休的讲,以让“讲”这个流传千年的教学手段在新课程背景下演绎出新的内涵。
  二、咄咄逼人的提问
  众所周知,提问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基本方法和重要手段,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沟通师生思想认识、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如果把学生的大脑比作一泓平静的湖水,那么良好的课堂提问就像投入湖中的一块石子,能激起学生探究思维的涟漪和创新的浪花。大凡优秀教师的提问都能为学生搭设思维的跳板,能让课堂波澜迭起、抑扬有致。一个好的课堂提问能够使学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特定的探索对象上,它是教师调控教学程序,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依据。
  然而,如今的课堂“满堂灌”是没有了,可是“满堂问”却屡见不鲜。现在的提问大多存在这样的误区:问题太多、过细,提问太快,形式单调,使其显得咄咄逼人。
  活动中,我看到的一些课堂提问,要么模棱两可,不知所云;要么节外生枝,支离破碎;要么面面俱到,杂乱琐碎;要么牵强附会,没有思考价值……,甚至一个老师在一节课里提出了近50个的问题,在教师随口发问、信口乱问的同时,教学也变成了“打乒乓球式”的一问一答的师生“拉锯”过程。教学中,老师总是以一些思维含量低的问题来发问不止,孩子不加思考或轻而易举便能作出响亮的回答,表面看似师生互动频繁,而学生的思维能力并没有得到任何实质性的提升。教学时间有限,太多的提问必然使问题流于形式,无法真正关注学生反馈的信息、难于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点拨引领;问题多了,探究的深度也肯定浅了,思维的广度必然窄了,学生没了独立思考的时间,课堂教学更像是老师在执行教案中寻找正确答案。对此,老师还美其名日:问题式教学!
  其实,课堂提问,要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功效才是理想的提问。提问是为了促进学生思考,而不仅仅是为了引出正确答案。因此,我们不能只关注提问的数量,还应着眼于问题质量的提高和提问方法的优化上,要精心预设提问内容,使得教学流程“纲举目张”;要准确把握提问时机,实现探究的有效引领;要合理安排提问对象,引导绝大部分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要恰当地给学生反馈,使学生答有所得、答有所悟。教师要注重提问形式的多样化,用直问调控思考方向、用反问激发学生反思、用追问促进思维深刻,积极改变提问咄咄逼人的尴尬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