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生活化并非计算教学的唯一选择

时间:2016-11-0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在人们的印象中,计算教学总显得有些枯燥、单调、乏味。可喜的是,新课改下的计算教学有这样的趋势:注重计算教学和解决问题结合起来,把学生从纷繁的计算中解放出来,为学生创造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于是,“识时务者为俊杰”,教师们纷纷看好形势,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在生活问题中引出数学问题,建构数学模型。否则,就很容易被扣上教法传统、理念不新的帽子。
  笔者作为一线教师中的一员,理所当然地想当一回“俊杰”,梦想成为课改浪头的弄潮儿。每逢计算教学,便不惜时间查阅资料,绞尽脑汁地为计算教学寻找生活原型。或从生活引入,或以生活结束,或创设情境串,把一节课“生活”到底。学生置身于真实或虚拟的生活情景中,他们乐思肯学,兴趣盎然。物极必反,好景可不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计算课教学和作业批改中,我发现了不小的问题,一是学生对我挖空心思创设的生活情境不以为然,是对生活情境已经熟视无睹了吗?二是计算的正确率“只跌不涨”,学生的计算技能在滑坡了吗?
  期末考后,跟同事把期末测试成绩作了一番分析和统计。果然,我的学生在计算这个板块上失分多多。
  这使我不得不去反思起来,所有的计算课必一味地追求生活化教学不可吗?学生计算上的失分与笔者独奉“生活情境化”教学是否有直接的关联,姑且不论。但是,笔者隐约感到,我的老同事对计算教学的一些方法并不显“老”,恰恰能给教学理念“新潮”的我,起到了“阴阳调和”的作用。现对老同事在计算教学中的点滴做法作个例举,与同行交流、研讨。
  一、计算教学要“前奏”
  使学生对计算产生兴趣,不单单给学生创设纯粹的生活情境了事,还可以在学习之前,让学生体验一些快乐数学作为整个计算教学的前奏。每在计算教学之前,花上一定的时间,让学生“玩”数字游戏,以唤起学生对计算的兴趣。如教学《整数四则混合运算》时,不急于让学生直奔学习主题,而是先来个“猜年龄”的游戏:“现在我们一起来猜猜你父母的年龄,只要你按指定的程序做几次简单的计算,老师就可以知道你父母的年龄,但要提醒大家一点,计算时条必要仔细,不能出错,如果你算错了,那我肯定猜错了(暗示学生计算时不可马虎,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和思维品质)。
  请大家准备好纸和笔,将你父亲的年龄乘以5,再加10,再乘以20,加上你母亲的年龄,最后减去380。”若一位学生计算结果是3655,这时我把这个结果又加上180得3835。该学生的父亲38岁,母亲35岁。学生对此惊奇不已:“耶!真是神了”。然后告诉学生学习计算时,只要能算会想,自然也会发现其中的奥秘和乐趣。此外还有数学歌谣、数字宝塔、数学趣题、简捷速算等等,它们语言精练生动、形式简明清新,能激情奋意,引人入胜,素为学生所喜爱。这样的计算内容学生百学不厌,乐此不疲,从而使学生体验到数或数的计算神奇好玩,奥妙无穷。对后来的计算教学往往收到“磨刀不误砍柴功”的效果。
  二、计算教学有“高潮”
  我们知道“数学生活化”并非是学习数学的唯一动力,而数学自身内部的矛盾,也是数学发展的动力来源之一。所以老同行说,计算教学就像一篇经典乐章,有它的“引子”,也有它的“高潮”。在乐章的高潮部分应善于设计数学内部的问题情境,以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通过自主探究的方式,获得数学知识、数学思维方法和应用技能。如教学《分数除以整数》,学生学习了“分子能被整数整除”的例题后,小结得出“分数除以整数,用分子除以整数的商作分子,分母不变”的计算方法,紧接着创设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大家学的怎么样啊?请在同桌的本子上写几道题考考对方,检查一下同桌学会了没有?由于学生的好强心理,很自然地给同桌写出了分数除以整数,分子不能被整数整除的“难”题,学生在出题和答题、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自主发现了“分数除以整数,用分子除以整数的商作分子,分母不变”来计算的局限性。“思维自疑问和惊奇开始”,由此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在探究中学生找到解决“难”题的多种方法,如:一个分数除以整数,这个整数是几,就把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扩大几倍,这样就解决了分子不能被整数整除的问题等等。纵观整个探究过程,既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又强调了算法的最优化。使得“分数除以整数(零除外),等于分数乘以整数的倒数”呼之欲出,让人感觉教者教得朴实,学生学得也扎实。
  三、计算教学留“余味”
  小学数学中,计算可谓无处不在,元时不有。计算贯穿整个小学数学教学,几乎每一堂数学课都离不开计算。老同事的观点是,计算不该仅仅局限于为计算而计算,应该发掘、丰富计算教学的内涵,借助计算去探索数学。如教学《环形面积的计算》以后,老同事引领学生对.s=π(3.52平方—1.50平方)中的(3.50平方—1.50平方)怎么计算,做起了文章。他不光让学生知道s=π(3.50平方一1.50平方)=π(3.5+1.5)(3.5-1.5>=1Oπ,还要求学生弄清楚为什么3.52平方一1.50平方=(3.5+1.5)(3.5一1.5)。笔者也以为,这个要求对高年段学生来说并不算苛刻,老师应相信学生的创造潜能。在老师的启发和“重压”下,学生果真不负所望,通过画画、剪剪、拼拼,终于找出了充分的依据(如下图)。至此,对3.52平方—1.50平方的计算已不是最主要的了,主要的是学生借助计算这个载体,去探索了数学,开阔了学生的数学视野。的确,像老同事说的,这样的计算数学,为学生留出了空白,又宛如一篇经典乐章,听后让人回味无穷。这不正是数学课堂上倡导数形结合的最好体现吗?使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相互促进、协调发展,也让不同思维特征的学生有了不同的收获。同时还使学生从中感受到了数学竟然如此的深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