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智慧星”引发的思考

时间:2016-11-0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在一节精彩的教学比赛课中,学生只要表现好,就可以得到教师奖励的一颗漂亮的小星星。(是可以直接贴在学生额头上的那种,取名“智慧星”。)这本已司空见惯,但我有了一种不一样的感觉。 
  回想一下,这种评价(给小奖品),可以说,似乎为我们的“成功”教学立下了汗马功劳。然而,这种做法究竟有多大的价值和意义呢?学生表现欲的出发点来源于想得到物质的奖励,这好吗? 
  教师在设计这种物质奖励的评价方式时,目的可能很简单: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表现。大多教师设计这种评价方式时并没有设定严格的评价原则和评价标准,课堂上随时随地地凭主观或“形势”需要随机奖励。这样一来会产生我们不愿看到的结果。得到“智慧星”的学生,好像得到了足够炫耀的资本,内心肯定充满了兴奋。他们努力地表现着,争取得到第二颗、第三颗……然而,教师是“公平”的,很少会再把这样送星的机会给他们了。而学生认为:我得到一颗已足够幸运了。同学们羡慕极了,也争先恐后想得到这么一颗。课堂“热闹”极了;教师的目的也达到了。可是我们注意到没有,那些努力表现又表现得不错的孩子,老师都给了“智慧星”吗?他们会不会为自己的努力而感到失望呢?学生们一次又一次把手高高举起而幸运之神却始终未能降临之时,他们又会作何感想呢?这公平吗?尽管有些优秀教师会把希望留到最后:课下教师再发给你们。然而,下课了,原班教师带走了已不属于自己的学生时,有谁还记得课上说过的话呢?学生心里那种被欺骗的感觉,教师考虑过吗? 
  现在我们脱离课堂,单单来分析一下物质奖励。我查找了一些资料:奖励在心理学中被称为正强化刺激,它通过对人的行为活动提供反馈信息,而起到增强某种行为的作用。奖励分外部奖励和内部奖励,物质奖励属于外部奖励。有一些调查:有的家长滥发奖金或奖品,导致孩子依赖外部奖励,教育效果与父母愿望相违。如有的父母规定一门功课在多少分以上者,发多少钱或奖励多少物品等。但在金钱和物品的诱惑下,不仅未使孩子的学习兴趣增高,反而使有些孩子出现谎报学习成绩,甚至涂改分数的不良行为。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与没有得到报酬的人们相比,得到报酬的人反而降低了对原来喜欢的测智难题的兴趣,不断得到报酬,往往会倾向于放弃解题的机会,而没有受到给予报酬这个影响的人,却一直保持对解题的兴趣。可见,课堂教学中,运用物质奖励得慎重呀。 
  再有,公开课作为常态课的一种发展方向,其基本评价方式应和常态课无异。再看看公开课上形形色色的奖品吧,“智慧星”还便宜一些,铅笔、橡皮等文具,甚至苹果、香蕉等水果,有时还有各种玩具。难道我们的常态课也如此吗?假使我们平时的课堂真的搬来了这些东西,我们岂不是每天都要为此花上许多钱。老师本高尚,但长此以往恐怕谁也吃不消呀。 
  我想,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取决于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教师巧妙的教学设计和机智、多样、灵活的调动。教师创设的情境他们愿意参与,教师的设问能刺激他们思考,教师多彩丰富的评价语言,让他们想表达,如果我们做到了,同样可以达到活跃的教学氛围,很好的教学效果。 
  何必花钱买了许多问题回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