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将冷美的数学变得温和

时间:2016-11-0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旅游中的数学”一课上完了,课上得也比较顺,我本该感到轻松才对,但不知为什么,自己总是高兴不起来,老觉得缺了些什么。是学生的激情?是师生间的对话和交流?为什么我一贯秉承的“情境激趣,体验促思”的教学思想却没有得到实现呢?如何让学生在每一个教学环节进行有效的数学思考?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行大胆有效的交流?如何调控教学时间?这一系列问题像一个个小飞虫在我的脑海中不断盘旋,使我陷入了困惑中。 
    “课还可以再开放,要充分相信学生,想不想改变思路,重新设计,再上一次?”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小学数学教研室高枝国主任的话语,让我有了更大的勇气。是呀,怎么钻进了牛角尖?改变思路,重新创意! 
     
    寻求持久之境 
     
    “境”是一种物质的存在,但作为有“情”之境,那些物质的因素也有了情感的色彩。“情”是一种精神的烘托,当“情”与“境”相互交融,融为一体时,“情境”也就形成了。教学情境正是将这种“物质”和“精神”融合为一体,形成融洽、和谐、温馨的教学氛围,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进而以趣激思,以疑获知,探求问题的奥妙。 
    一个智慧型的教师不仅善于创设各种“情趣盎然”的情境,更善于把学生的思维引到他所创造的情境中来。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走向情境,同时在情境中挖掘数学的本质,使课堂充满“数学味”。 
    第一次教学设计,我以“哈尔滨之旅”为主题进行情境创设。在教学开始时,学生的确被哈尔滨美丽的风光所吸引,在一片赞叹中,我欣喜地感受到学生对此情境的认同,正当得意之时,我趁热打铁抛出一问:“让我们看看旅游中还有哪些需要我们解决的数学问题?”话题一出,学生刚才那股新鲜劲儿马上降温,脸上的兴奋荡然无存。这瞬间的表情变化深深地触动了我。这是为什么呢?我不断地追问着自己。对学生来说,似乎情境是情境,学习是学习,学生到底需要什么样的情境?如何将学生由情境而激发的兴趣作用于接下去的学习和思考之中? 
    第二次教学设计,正值我校要搞春游活动,我大胆地结合这次活动,把这节课定位为数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把实践活动分成三部分:第一部分,活动的调查阶段(课前调查春游需要准备什么和各种设施的费用);第二部分,活动的准备阶段;第三部分,活动的实施阶段。在学生充分调查的基础上,在第二课时利用数学知识进行春游的准备工作。这样的教学设计让我又有了不同的感受。 
    师:同学们,转眼间已经到了万物复苏的春季!我们学校要在6月11日开展“亲近自然,拥抱绿色”的主题春游活动,活动的地点是“太阳岛公园”,你们愿意参加吗?好,在今天的课堂上,我们要模拟春游,看看春游活动中有哪些需要我们解决的数学问题。(板书:春游。) 
    师:春游是一项集体活动,你是怎样安排一天的生活的?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想一想。春游时,我们应该做哪些准备?每个小组都是一个金点子策划公司。 
    生1:我们怎么去,应该租什么车? 
    生2:准备一些吃的。 
    生3:带一些玩的,比如羽毛球、跳棋、象棋。 
    生4:对,我觉得还要调查太阳岛有什么游戏项目。 
    生5:注意安全,带疗伤药,如创可贴等。 
    生6:我们需要花多少钱,要带多少钱。 
    学生们越说越来劲儿,想得越来越周到,这与第一次教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创设教学情境的时候,我们头脑中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情境最吸引人、最贴近学生的生活”。我自问,去外地旅游这样的情境,应该说大多数学生都经历过,而哈尔滨独特的北国风光是得天独厚的新奇情境之源,这不是非常好的素材吗?可是,为什么学生对此却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兴趣盎然呢?而把情境改为我们认为很老套的“春游”,学生们反而热情高涨了?跟学生聊天得知,他们认为去外地旅游,跟老师和同学一起去的可能性不大,而“春游”学校过几天就要组织了,这是真的!听了学生的想法,我恍然大悟,同时也颇为震惊。是呀!“贴近”学生的生活,“贴近”不是虚拟、新奇,一定要有意义的,孩子们需要的是真实的有意义的情境。“春游”是一个并不新鲜的主题,但它与花园小学的春游活动密切结合,恰恰触动了学生的心弦,与学生的兴奋点相吻合,从而激起了学生们极大的热情。 
    只有深入童心的教学情境才能产生共鸣。情境创设不能只求新、求奇,这样只能寻求感官上的刺激,而真正赋予持久激情的是贴近学生生活的数学情境,这样的情境才有长久的生命力。 
     
    深刻的思考来自问题的开放 
     
    数学思考的内涵并非单纯地指向数学活动本身,而指学生在面临各种问题情境时,能够从数学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发现其中所包含的数学现象并运用数学知识与方法去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该紧紧围绕教学目标,为学生提供开放的思维空间与交流空间,激起学生对数学的深刻思考。 
    第一次教学“租房间”,我设计了如下问题:(1)怎样租房间?(2)为什么这样租?(3)哪种是最省钱的租法,为什么?(4)你选择哪种租法? 
    在这样零敲碎打的细细追问中,学生的回答有些机械,甚至有的学生表述的都不完整。没有批评,没有外界的束缚,可是学生的思维似乎镶了一个框框,不敢多说一句。看到学生这种状态,我从心里感到难受。怎样让学生既掌握了知识,又能够产生新的思考,让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呢?那就是变“零敲碎打”为“化零为整”,给足学生发挥的空间,充分相信学生。 
    于是,第二次教学在租帐篷的问题上,我提出了一个问题:“15个人怎样租帐篷?”看似普通的一问却激起了思维的浪花,生生、师生之间的讨论、研究并解决了好多数学问题。 
    师:我们终于来到了美丽迷人的太阳岛公园,我们首先要安营扎寨!哎?还记得上次春游在租帐篷时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吗? 
    学生纷纷举手,一个学生说:“老师,我记得上次咱们班级一共租了3个帐篷,后来好多同学都想在帐篷里玩,最后把帐篷给挤翻了……” 
    同学们会意地笑了。 
    师:……那么上次租3个帐篷,这次租多少个? 
    生:老师,去年春游,我们没有调查,只租了3个帐篷,结果同学们闹得很不愉快。这次课前我们经过统计调查,全班有15人想租帐篷! 
    师:看看,能够反思失败的原因,这就是进步的开始。你们的课前调查,我不但支持,而且非常欣赏。 
    (教师课件显示:4人帐篷80元,3人帐篷66元。) 
    师:我们班有15人需要租帐篷,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帮助这些同学算一算应该怎样租比较合理。 
    (出示小组合作要求,大屏幕计时。几分钟后分组汇报。) 
    师:我发现有一个小组跟老师在黑板上写出的方案(如上图)顺序是一样的,能不能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生1:我们小组根据3人帐篷66元,4人帐篷80元,得知4人帐篷每位20元,3人帐篷每位22元。这样就是4人帐篷便宜,所以从4人帐篷租起,最多租4个4人帐篷。 
    生2:老师,我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