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实践操作教学中时机的把握

时间:2016-11-0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组织学生实践操作要把握合理的操作时机,那么,怎样选择与确定操作的时机呢?我们的体会是: 
    1 在建立某些起始概念时,组织实践操作。 
    所谓起始概念,是指很难找到与其相适应的旧知识的新概念。例如,第一次学习乘法、除法、分数的初步认识及第一次建立面积、面积单位等概念时,最好都让学生用学具进行操作。如学习“除法的初步认识”时。在新知识探究过程中可设计三个层次进行动手操作:第一个层次,让学生把8个五角星任意分成2份,对各种不同分法的结果进行观察,认识每份分得同样多,初步感知平均分的概念。第二个层次,按照每份分得同样多的要求进行操作,即把8个五角星分成4份,每份要求分得同样多,由此揭示平均分的概念,认识平均分的本质特点。第三个层次,是平均分概念的应用。通过操作,掌握平均分的方法,并且在平均分的过程中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通过这三个层次的动手操作,学生积累了丰富的表象,为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打下基础。这样的实践操作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从具体形象思维到抽象概括的过程),也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 
    2 在区别某些易混、易错的数学知识时,组织实践操作。 
    例如,比多比少的应用题历来是低年级学生学习简单应用题的难点:学习时,学生思维比较狭隘,往往容易出现见“多”就加、见“少”就减的不良定势。教学中,让学生用学具充分地摆一摆,就可以很容易地突破这个学习难点。如:(1)第一排请摆出4个圆片,第二排摆的圆片比第一排多2个。(2)第一排请摆出7个圆片,第二排摆的圆片比第一排少2个。(3)把圆片和三角形片摆两排,要求圆片比三角形片多3个。摆后要求学生说出:你先摆什么?后摆什么?是怎么想的?通过实践操作,从动作到表象,学生自然会晤出谁是较大的数,谁是较小的数。 
    3 在推导抽象公式和法则时。组织实践操作。 
    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可简述为:操作感知——表象——符号。这就是说,学生的认识首先是从动作开始的。实践操作可加强感性认识,引导学生经历法则、公式的推导过程,为学生理解知识打下基础。例如,学习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时,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学习材料(两个全等的三角形和一把剪刀),要求学生利用这两个全等的三角形去探究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这就使动手实践学习不是单纯地获得知识的结果,而是经历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在此基础上再激励学生用一个三角形,通过剪、拼等操作活动,探求概括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达到殊途同归的目的。通过实践操作,经过观察、分析和综合探求获得的知识,学生终身难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