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课堂需要智慧的引领

时间:2016-11-0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著名教育家杜威曾对课堂教学作过一个生动的比喻:“教师,一个引导者,他撑着船,学生用力、用桨把船划向前。”这个比喻形象而贴切。我们知道,课堂是一个充满智慧的旅程,是一个学生思维放飞的旅程,其间需要教师智慧的引领。下面,就几个教学案例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审时度势,指明方向 
    案例:教学“8加几” 
     
    一位教师在教学“8加几”时,利用课件出示了儿童乐园的一角。教师让学生观察画面,并提问:“你发现了什么?”熟悉的场景配合精美的动画,学生们兴趣盎然,小手都举得高高的。有的学生说:“我发现儿童乐园很好玩,有小火车、碰碰车,还有滑滑梯。”有的学生说:“我发现儿童乐园有很多小朋友。”有的学生说:“我发现了儿童乐园有五颜六色的花朵。”这个学生刚说完,一个学生又有了新的发现:“我发现那些花会动。”于是,发现不断产生,有的发现花的旁边还有一只蝴蝶,有的发现……很长时间过去了,学生是画面上有什么就说什么,可就是发现不了教师想要的。 
    课后,这位教师把一切归咎为情境的创设,认为情境中的生活味太浓了,数学味不够,其实问题出在教师的引导不够及时。我们知道像“9加几”、“8加几”这样的课知识点较多,所以情境也相对复杂,充斥着各种信息,有数学的,也有非数学的。面对纷繁的信息,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教学预案时,对教学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有个预见,或是审时度势,根据现场学生的表现进行及时到位的引领。如果教师能注意到这一点,抓住时机,帮助学生找出现实情境背后隐藏的数学信息,教学效果就不同了。如教师可以问:“这是游乐园的一角,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有哪些游戏项目?各有几个小朋友在玩?”这样就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对数学信息的有效关注上去,学生的发现,我想也会不一样。 
     
    二、随机应变,化解无痕 
    案例:教学“认识三角形” 
     
    “认识三角形”这课有个环节,就是探索三角形三条边之间的关系。教师请学生取出事先准备好的吸管,要求将吸管任意剪成三段,看是不是能够围成三角形。学生自由地剪和拼,完成后教师提问:“是不是一根吸管剪成了三段,都能拼成三角形呢?”学生回答:“能。”很明显,这不是教师所期望的实验结果。但是这位教师却一点也不慌张,他请几个学生到实物投影上展示拼出的三角形,并记录下数据。在学生充分展示后,教师对学生说:“老师也来试一试好吗?”学生回答:“好。”于是,教师拿起一根吸管,当着学生的面也剪成三段,不用说,教师剪下的吸管是围不成三角形的。这时候教师追问学生:“为什么你们剪的都能围成三角形,而老师剪的却围不成呢?”这时有学生叫了起来:“老师,我知道为什么围不成三角形了,因为短的两根加起来没有第三根长。”“是不是这样呢?我们再剪一次来验证一下。”在第二次剪和拼的过程中,学生获得结论:只有两条边相加大于第三条边时,才可以围成一个三角形。 
    审视上述教学案例,全班这么多小组剪吸管围三角形,照教师的预计,估计会有几组出现围不成三角形的情况。虽然能围成和不能围成的概率各占一半,但是事情却偏离了教师预设的轨道。面对课堂的节外生枝,教师随机应变,以一个参与者的身份加入了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的一剪一问,不但弥补了学生中没有出现围不成的情况,而且正是通过这巧妙的一问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关注吸管的长度。短暂的思索过后,学生恍然大悟:因为两根吸管加起来都没有第三根长,所以围不成三角形。但是教师并没有因此而满足,而是趁热打铁组织学生操作验证。学生通过操作,进一步理解了三角形两边之和与第三边的关系,教学重、难点不攻自破。课堂也因教师的机智而变得灵动,因教师巧妙无痕的引领变得分外精彩。 
     
    三、顺水推舟,因势利导 
    案例:教学“圆的周长” 
     
    课始,教师先让学生自己想办法测量出一元硬币、象棋子等圆形实物的周长。当学生用滚动、线绕等方法测量出圆形实物的周长后,教师出示一个画在纸上的圆,让学生测量出圆的周长。按照教师的预计,学生是无法直接测量出画在纸上圆的周长的,教师这样设计的目的是激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学生产生想进一步探究圆的周长与直径之间关系的欲望。不料当这个问题提出后,一个学生说:“我从书上看到,只要用尺子量出这个圆的直径,再乘3.14就可以求出圆的周长了。”“糟了,下面要探索的结论都给他说出来了,怎么办?”教师灵机一动,及时调整预定方案,问学生:“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学生说:“圆的周长是它的直径3 14倍多一些,3.14是圆周率,可以用π来表示。”这时,另一位学生站起来补充说:“我还知道这个圆周率在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它是由我国著名的数学家祖冲之计算出来的。”教师跷起了大拇指说:“你们俩真了不起,知道这么多。那么,圆的周长是不是大约是它直径的3.14倍呢?这个结论可靠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想办法验证它,小组可以合作进行验证……” 
    “课堂教学不是一个封闭系统,而是一个渐进的、多层次和多角度的非线性序列,是师生及多种因素间动态的相互作用的推进过程。”所以,不可能完全按照预定的轨道运行,常会生成一些新信息,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情况。本案例中,教师在预设教案时,并没有考虑到一些学生已经知道了圆的周长计算方法。当学生说出圆周长大约是它的直径3.14倍时,他没有被自己的预设方案所束缚,而是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然后教师顺水推舟,抓住机会让学生验证这个说法是否正确,变预设中对未知的探索为对猜想进行验证。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又一次投入浓浓的研讨氛围中,不仅兴趣盎然,而且思维活跃。当教学不再按照预设展开,教师能从容应对,随机应变,灵活调整教案,及时因势利导。正是教师的智慧,生成了精彩的课堂教学。 
     
    四、总结提炼,画龙点睛 
    案例:教学“认识面积” 
     
    在学生通过摸一摸、看一看等活动,知道面积有大有小之后,教师出示了五组图形,让学生比较它们的大小,并汇报交流。一个学生说:“第二组图形后面那个图形的面积大。”教师问:“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说:“看看就知道了。”教师说:“用眼睛看来比较图形的大小,这种方法叫做观察法。”这时,另一个学生说:“我们把第一组的两个图形叠在一起,发现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大。”教师说:“重叠起来比一比,这种方法也非常管用,我们把它叫做重叠法。”一个学生站起来说:“我们认为第三组的图形既可以用观察法也可以用重叠法来比较,因为这两个图形的面积是一样的。”话音刚落,又有一个学生站起来了:“第四组图形,我们猜是一样大的。”教师问:“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验证你们的猜想?”学生边示范边急切地说:“我们可以将第二个图形先剪后拼,发现两个图形是一样大的。”教师说:“我们也给这位同学的方法起个名称,叫做剪拼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