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寻找估算教学的着力点

时间:2016-11-0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估算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生产中,对一些无需进行精确测量或计算的数量,所进行一种近似或粗略估计的一种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生活中进行估算的次数要比精确计算的次数多得多。估算作为笔算的一种前瞻性预测和针对性检验,在我们日常生产与生活中的作用日益突出。但是很多学生在学习估算时,因为受笔算学习中“独一无二”的精确值影响,难以将估算与精确计算区分开来,因而学生误陷“估算”泥潭,难以自拔,以下列两种现象最为常见。 
     
    1 先算后估。 
     
    如学生在学习加、减法估算时,能很快列出算式28+43,再用口算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20+40=60,8+3=11,60+11=71,71≈70。因为直接口算已经很简单,所以学生索性先算后估,力求估算的“准确性”。 
     
    2 “四舍五入”即估算。 
     
    由于学生的社会生活经验有限,当面对不同的教学情境时,学生对这一教学情境所允许的误差范围难以把握,于是一部分学生采用了一种以不变应万变的估算方法,即四舍五入法。无论什么题目,只要看见“大约”二字,就表示要估算,只要估算就采用四舍五入法。学生把四舍五入法与估算完全等同,四舍五入俨然成了估算的“法宝”。如:“一台电扇216元,一个电饭锅223元,妈妈大约带多少钱就够买这两样东西?”解决这样一道问题时,学生依然运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把216+223估成200+200=400,最后得出了妈妈只需要带400元钱就够了的结论。 
    新课程标准在每一个学段都安排了一定的估算教学内容,大致分为三类:对大数的估算;对笔算的验算;对事物数量的简单推算。估算问题不能遵循一定的规律,需要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问题情境选取适当的估算策略。那么,从哪里寻找“着力点”来切入估算教学呢? 
     
    一、数感促估算 
    数感来自于学生对数与数之间关系的一种良好的直觉,良好的数感是学生进行估算的必要基础。在估算时,教师应结合问题情境找准数的相对大小关系,引导学生对数的进一步认识。 
    如在第一学段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素材感受大数的意义,并进行合理的估计:1200张纸大约有多厚?仅仅依靠数的运算是无法直接完成的,教师可以先让学生直观感知100张纸的厚度,大约为1厘米,将1200张纸这样一个让学生无法直接估量的数拆分成12个100,即1200张纸是12个1厘米厚。这样先将一个大数化成若干个“整单位数”,弄清了整单位数的大小,大数的估算也就迎刃而解了。 
    培养学生数感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生活中关于大数的估算随处可见,但容易被教师忽视,这就需要教师具备一双数学的眼睛去挖掘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如教师可利用逛超市、看电影、买菜等具体活动情境,让学生估人数、大米的重量、长度、钱数等,在生活化的估算中,使学生直观感知数量,为估算打好基础。 
     
    二、笔算促估算 
    对笔算的验算是估算教学的重要目标和内容之一,教师应以笔算促估算,加强估算值与准确值的对比。无论是笔算前对笔算结果范围的估计,还是笔算后的验算,都可与估算结合起来。 
    如学习乘法估算后,开始进行笔算乘法教学“24×12”时,可要求学生在自主探索计算方法之前先估一估。24>20,12>10,20×10=200,乘积一定比200大,因为25×10=250,所以乘积大约在250左右,这样为计算的准确性创造了条件。又如,在笔算376+284后也可以这样验算:因为376>300,284>200,300+200=500,所以它们的和肯定比500大;又因为376<400,284<300,300+400=700,所以它们的和肯定比700小;如果和不在500至700之间,那么可以判断笔算结果一定是错误的。 
    在笔算教学中进行算前估计与算后检验,不仅能使学生深刻地体验估算在数学上的重要作用,而且培养了学生适时估算的习惯和对计算结果的检验意识。 
     
    三、推理促估算 
    估算在实际生活中往往没有一个标准答案,比如同样的“97个同学”,在不同的问题情境中,虽然同样是将数据“化整”便于口算,但因为问题情境的不同,可以估为90人,也可以估为100人,具有很大的开放性。所以估算时要涉及合情推理、对估算结果的调整及酌情推断等思维活动,远比笔算“按照一定的计算步骤,求得唯一答案”来得复杂。因此,针对不同的问题情境制订合理的估算策略,成了摆在学生面前的一个大问题。 
    1 估“大”型。 
    如:“如果公园的门票每张18元,学校组织97名同学去公园玩,带2000元钱买门票够不够?”教学这样的问题时,需要把计算结果估算的大一些,以便与2000元作比较。18≈20,97≈1D。那么18×97≈2000,很明显带2000元钱买门票足够了。在这种实际问题中,简单的推理估算远比精确的笔算来得优越,估“大”的策略,在这里能很快地解决实际问题。 
    2 估“小”型。 
    如:“组织三年级的同学折800只纸鹤,共97名同学一起折,每人每分钟折一只纸鹤,你估计一下,9分钟能折完吗?”教学这一问题时,可以把计算结果估算得小一些,以便达到最少折800只纸鹤的要求。97≈90,97×9≈810,已经超过了800,肯定是可以折完的。适当的估“小”,能很快推算出结果。 
    3 “四舍五入”型。 
    对于问题中没有特定的要求,便可以采用“四舍五入”的方法直接进行估算,这种方法通常运用在没有具体情境的单纯估算题,如估算34×91、108+54等。在生活情境中也有很多用四舍五入法估计的问题,比如:“刘叔叔每天送31桶水,每桶水重18千克,他每天约送出多少千克水?”这道题便可以用四舍五人的方法估算,31≈30,18≈20,18×31≈600,大约可以送出600千克水。这种问题,只需要求出近似值,没有一个固定的数值与之比较,学生一般都能很快估算出近似值。 
    4 接近型。 
    找接近数的估算在除法估算中运用最为普遍,比如试商或估计商的近似值。“有277个桃子,要放在4个筐子里,平均每筐大约装多少个?”列出算式“277÷4”后,277比较接近4的倍数是280,280÷4=70,所以将277估为280,既接近,又便于快速进行除法口算。 
    正因为估算教学有着诸多针对性和开放性,所以教师应该进一步加强估算教学的实践研究与理论思考,使我们的估算教学既能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估算方法,又能培养学生良好的估算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