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有感于练习之设计

时间:2016-11-0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场景一:“老师,我不懂。” 
     
    几个学生不约而同地拿着同一题来问我,满脸苦恼。题目是这样的:“同宇超市去年创毛利润23554元,今年创毛利润38927元,两年的日常开支共是26457元,这两年纯收入是多少元?”题中涉及的是万以内加减法的计算,解答并不困难,是学生不会计算吗?显然,不是。难住学生的是其中的“毛利润”、“纯收入”、“日常开支”,是这些术语陷学生于困境。面对学生期待的目光,一时间我苦于如何深入浅出地让学生理解“毛利润”、“纯收入”的内涵。费力解释一番后,学生离开了,我确信他们心中的困惑并没有完全离开。 
    盯着这道题,我陷入了思考:如今的数学教学处处可见生活的印迹,知识的呈现必设法从生活情境中引人,以此体现数学源于生活;练习的设计更是竭力选取生活素材,为了体现数学用于生活。为此付出太多的时间和大量的精力,相信这样的经历对很多教师而言并不陌生。上例的问题在于——生活实例的繁杂难懂,带来的思考是深刻的:练习如何选材? 
    学生的生活世界——选材之源。毋庸置疑,选取的素材应为学生所熟知或是学生感兴趣的,抑或是学生应该了解且易于理解的。如上例,非教师、家长解释一番学生才可能理解题意,这样的素材“效”与愿违,换之最好。既如此,学生最真实的生活世界永远是汲取练习素材丰厚的土壤;既如此,便要求教师入学生的生活世界里探寻。如一位教师设计的几道练习:1、簸箕的形状为什么是圆形的?请调查、实验后做出分析。2、了解家中今年油菜籽的收成情况,并计算油菜籽的出油率。3、调查本校各班留守学生人数,绘制成统计图,并加以简要分析谈谈自己的感受。对于乡村学生而言,上述的每一问题无不源于真实的生活,更蕴藏着浓浓的人文关怀,如此学生怎能不察觉数学之近、感悟数学之趣、体验数学之用? 
     
    场景二:“老师,我觉得有问题。” 
     
    我正在办公室批改作业,一个学生来问我,满脸疑惑:“老师,我觉得这题有问题。”一看,原来是这道题,练习前曾让我颇为犯难,不知取舍。题目为:“乘公共汽车每站所需的钱数一定,乘公共汽车所行的站数和所需的钱数成什么比例?”幸好,多数学生的解答是因为每站所需的钱数一定,也就是所需的钱数和所行的站数的比值一定,所以成正比例。不想,担忧的事情终究发生了。学生满是期待地对我说:“老师,我每次乘公共汽车时,无论坐几站,都只要投一元币就可以了。如果刷学生卡只要刷一次就行了,一次只要五角钱,所以我想乘公共汽车所行的站数和所需的钱数不成正比例。” 
    我被这个学生的勤于思考所感动,同时更为此练习设计给学生带来的困扰而不安。深入分析此题,就素材而言,“乘公共汽车”确实源自学生最真实的生活,为多数学生所熟知;就数学内涵而言,又确是每站所需钱数一定,所行的站数和所需的钱数成正比例。问题的症结在于:生活中乘公共汽车付费确如学生所言,并非是每站所需的钱数一定。生活实际和数学内涵这两者之间产生了距离,造成了思维的困扰。不禁想,学生的心中是否会生发这样的想法:课本中的数学与生活中的数学并不相同。若如此,便与“让学生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的初衷大相径庭了。不禁再想:练习究竟如何选材?如果说学生的生活世界是选材之源,那么我以为生活实际与数学内涵的相得益彰便是选材之本了。以此来取舍、选择的素材,必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既实现了知识本身的内化,更感受到数学的价值所在,如此便是教师期望并尽力想实现的了。 
     
    场景三:“老师,我根本没看题。” 
     
    翻看几个学生的假期作业,发现有一题竟都空着,很是奇怪,便细细看题:“我国的一种高温焚化炉可以用焚烧垃圾产生的热量来发电,每焚烧100千克垃圾可以产生1度电。这种高温焚化炉平均每小时可以焚烧1200千克垃圾,照这样计算,焚化垃圾8小时产生的热量可以生产多少度电?”为何学生会空着不去解决?看完题后我的心中有了答案,但不能确定,便找来其中的一个学生问其原因。他低着头说:“我根本没看题,放在一旁后来忘了。” 
    为何学生会如此?是偶然吗?很显然,不是。让我们细细品析,此题全是文字叙述,数一数多达91个字。试想:对于三年级的学生而言,要以何等的耐心才能把题看完?要怎样定心才能将问题正确解决?想到此处,一个问题在我心中渐渐凸显:练习如何呈现? 
    多一分简明——用尽可能简短的语言呈现数学信息和问题。试想:洋洋洒洒百余字,是否会让学生在读题前就已心生恐惧,渐渐失去认真审题的耐心和细心?若是长篇赘述,太多的非数学信息是否会淡化数学内涵?是否会干扰学生正常的数学思维?简明地呈现练习题,无论对哪个学段学生而言无疑都是正确的选择。 
    多一些变化——。用多样的形式呈现数学信息和问题。比如用图形、对话、表格、漫画等形式呈现,实践证明这些呈现方式更灵动、更鲜活、更顺应学生的心理(熟悉的画面比文字让学生更觉亲切,图表和对话比单一的文字更富生机),更为学生所接受与喜爱。当然,选择怎样的呈现方式,源于对学生认知特点、心理需求的了解,更基于对练习立意的解读与练习内容的分析。 
    采撷点点滴滴的教学瞬间,只为阐述“如何正确选择与精心设计练习”的思考,期以此文获专家的指点,引同行共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