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数学探究学习应关注“四变”

时间:2016-11-0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探究学习作为《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成为当前数学课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然而,由于教师的认识偏差,或理念缺失,在探究性学习实践中,出现了“理念好,实施难,效果差”的尴尬局面。提升探究性学习的实效应在课堂教学中关注以下“四变”。 
     
    一、探究情境应变繁为简,让探究活动有数学味 
     
    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是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重要手段。对于探究情境的创设,有的教师只关注形式的新颖,内容的有趣,场面的热闹,忽略了“情境创设是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服务”这一主旨,造成生活味太浓,数学味不足,偏离了数学教学目标。因此,探究情境的创设应从花哨、臃肿中走出来,返璞归真,力求简约、实在、有效,体现情境创设的初衷与价值。 
    就探究情境的内容而言,过多的非数学化内容会淹没数学问题本身。这就要对探究情境的内容进行“瘦身”,摒弃非数学化内容,以简约的情境突显数学问题。如教学“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垂线段最短”时,有位教师利用多媒体创设了生活化情境:公路旁有超市、公厕、书报亭等生活设施,问应该在公路的哪个位置为小区居民设立公交车站?该情境中的超市、公厕、书报亭等生活设施,都可能为学生探究车站位置而引发非数学化思维,应当摒弃,使情境的主题更加鲜明。对于探究情境的呈现形式,不要刻意追求直观花哨的图画实物、视听动人的多媒体课件,特别是到了高年级,情境的创设应更应趋向理性、简约、抽象,从而突出、强化其中的数学因素,提升探究情境的数学味。 
     
    二、探究空间应变小为大,让探究活动有挑战性 
     
    数学问题的探究空间直接影响着学生个性化的创造。只有为学生提供宽敞的探究空间,才能增强数学问题的挑战性、思考性,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如果数学问题的探究空间狭窄、封闭,就会束缚学生的创造性,使数学问题解答单调、机械。因此,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要积极拓展数学问题的探索空间,变小为大,化窄为宽,为学生多角度思考数学问题提供平台。 
    这就要求教师加强学情分析,适时、适度地设计开放性问题。一方面,要紧密结合学生的认知经验,恰当处理教学内容,使数学问题的呈现更具开放性、挑战性。例如,在教学“角的度量”时,可直接出示开口朝上或朝下的非标准化的角,使学生摆脱把量角器水平放置量角的常规定势,主动创造出“内刻度法”、“外刻度法”、“刻度相减法”等多样化的量角方法。另一方面,要从拓展解决数学问题的途径、方法入手,拓宽问题的探究空间。如教学“11-9”时,变“摆小棒,算一算”为“试一试,算一算”。这样将单一指令式的摆小棒变为多样开放化的尝试教学,学生就能在宽敞的思维空间中探究出“摆”、“画”、“想”等多种计算方式,主动参与“11-9”算法的“再创造”过程。 
     
    三、探究内容应变多为少,让探究活动有时效性 
     
    学生的探究活动往往是曲折、艰辛的,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如果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里追求面面俱到,凡事都让学生去探究一番,势必难以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探究内容并非越多越好,关键是要找准有价值的探究点,让学生通过对关键点的深层次探究,促进学生的主动建构。 
    一方面,教师要精心、科学地处理教材,从众多的知识点中,选择有探究价值的探究点。探究点还应集中、精简,以1~2个为宜。而对于其他相关的知识点,可以通过教师的适时指导和有意义讲解进行教学。如教学“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时,把探究点置于“如何把梯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这个问题上,推导出梯形公式。另一方面,教师要用“再创造”的眼光来审视探究活动,明白学生的探究活动并不等同于科学家的原始发现过程,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经历类似创造的过程,通过教师的适时指导使探究内容有针对性,化多为少。如教学“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时,教师可呈现结构性材料(如 、 、 、 等),让学生把分数化成小数后进行分类,在学生对分数的分母进行观察分析后,教师可点拨提示:把分母分解质因数再探究。从而使探究内容精简一些,探究对象具体一些,在有效探究中获得数学规律的再发现。 
     
    四、探究方式变听为做,让探究活动有体验性 
     
    由于小学生受到生活经验和认识水平的限制,他们总是以特定的方式探究数学世界。对他们而言,“做”数学远比“听”数学有效得多,因为“做”更能获取直接的探究体验。因此,在探究活动中,教师要指导学生调动多种感官触摸数学,获取丰富、直接、鲜明的探究体验,提高探究的有效性。 
    首先,指导学生从加强实践的角度选择学习方式,让学生在看得见、摸得着的物质化实践中,直接参与数学的“再创造”活动。例如,教学“一个四边形,减去一个角,还有几个角”的数学问题时,让学生动手剪一剪,比教师反复讲解有效得多,这是因为“剪一剪”把探究活动建立在学生动作思维基础上。其次,要善于把学生外在的“做”引向内在的“思”,适时把实践活动中获取的直接经验,通过一定的思维方式内化为抽象的符号,建立更为广泛、牢固的数学概念。例如在教学“数学搭配”时,在学生动手摆衣服卡片,探究出有序搭配的方法后,还应让学生通过画一画来获取图像表象,通过算一算来获取符号概念,进而把探究体验内化为数学概念,提升探究活动的有效性。 
    教师应从促进学生主动发展,实现主动建构的高度,以理智、务实的眼光审视当前的探究“热”,切实做到上述“四变”,少一些形式,多一些实效;少一些盲目追求,多一些深度思考,真正提高探究的实效,构建富有生命活力的数学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