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用教师的“教”调控学生的“学”

时间:2016-11-0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教学过程中相互依存并互为补充的两个方面。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给他们自主学习的空间。这说明,教师的“教”应以学生的“学”为出发点,教师要精心设计“教”的过程,帮助学生真正从“学会”走向“会学”。 
     
    一、学生能自己学的,让学生独立学 
     
    小学数学教材内容的编排是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循序渐进的,对于一些比较容易或浅显的教学内容,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去学。 
    例如,教学“比较分子是1的几个分数大小”时,教师出示三个表示分数的圆,分别是1/2、1/4、1/8,让学生观察它们的大小。 
     
    学生回答后教板书:1/2>1/4>1/8。然后教师出示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1从左往右看,这三个分数的分子、分母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2根据这道题的答案,自己再设计几道相同的题目,你能对它们作出结论吗,学生思考、讨论后得出:比较几个分子是1的分数划、时,分母越大,分数值越小。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此类内容不乏其例。要使学生有效自学,教师课前必须钻研掌握教材,设身处地地去体验“学”的过程,然后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的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会。 
     
    二、学生难以理解的,让学生通过操作学 
     
    操作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是手、眼、脑、口多种感官协同参与学习的形式。把学生学习的知识转化为可动手操作的活动,是促进学生思维活动更加深入的学习过程。因此,凡能让学生动手操作的教学内容应让学生去实践。 
    例如:在教学“圆锥的体积”这部分知识时,如果只是讲述“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1/3,学生是很难理解的。教学时,我先拿出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圆锥体各一个,问:“这两个形体是等底等高,那么跟求圆柱体体积一样采用‘底面积×高’来求圆锥的体积行不行?”学生说:“不行,因为圆锥体体积小。”我接着提问:“既然圆锥体体积小,那么你估计这两个形体在体积大小上有什么样的倍数关系,”学生有说1/2的,有说1/3的。我于是提出,“能否做个实验来验证你们的猜想?”从而引导学生用事先准备的米、水和等底等高的圆柱体、圆锥体做实验。学生经过操作实验,得出了圆锥体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体积的1/3。反之,圆柱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体积的3倍,从而推导出求圆锥体积的公式。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积极动脑、动手、动口,进行观察、分析、比较,既掌握了知识,又发展了智能。 
    实际操作可以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能为他们获取知识提供思维的支柱。数学教学应不断提供给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一方面,有利于理解和掌握知识,使抽象的公式、定义、法则得到验证,发展学生思维,提高实验能力;另一方面,及时提供了课堂教学的反馈信息,使学生的思维过程在动手实践中显示出来,从而帮助他们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同时有助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小学数学教材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实践机会,教师应充分凭借教材,重视学生操作实践,放手让学生去操作,而且做到操作到位,不流于形式。 
     
    三、学生有生活积累的,让学生利用经验来学 
     
    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与生活紧密相连的,他们的学习过程往往是一个经验被激活、利用、调整、积累、提升的过程,是自己对生活中的数学现象的解读,是建立在经验基础之上的一个主动建构的过程。学生在生活中有意或无意间所接触、所感受的数学事实,无不是他们数学学习的基础和重要资源,并深刻地影响着数学学习的质量和水平。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把数学与学生原有的经验密切结合起来,使他们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从而学起来倍感生动、亲切、真实。 
    例如:教学“时、分的认识”,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钟面,会认整时、半时的时刻了,有的甚至能认更难一点的时间,这些经验有的是家长传授的,有的是儿童在日常生活中积累起来的。教学时如果不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积累,而把他们视作一张“白纸”,那就必然会失去促进学生进一步发展的良好契机。在实际数学中我是这样安排的:首先,出示一个钟面,直接让学生凭借各自生活经验说说对钟面的认识,让他们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到时针走一大格1小时,分针走1小格是1分,1小时=60分;接着让学生在活动中体会1分钟的长短,并让学生体会生活中1小时的长短。在学生对时分已有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再教学生认时刻,特别注重接近整时的时刻的教学,因为这既是本节内容的重点,又是难点。最后让学生制作作息时间表,把所学知识回归到儿童生活中去,让学生在生活情境中理解数学、应用数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