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这样的情境教学能走多远

时间:2016-11-0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在生动现实的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于是,自课改实施以来,笔者在一线课堂进行调研时发现,情境教学被众多的课堂所采用,它成了课堂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然而,细细品味某些精心设计的情境,内心自问:这样的情境教学能走多远? 
     
    一、虚伪的情境 
     
    伴随着上课的铃声,一位教师笑容满面、手提一盒月饼大步流星地走进教室。 
    师:谁能将这12块月饼分给3位小朋友,并且使每位小朋友分得一样多呢?如果大家帮助老师解决了分月饼的难题,老师就将这盒月饼送给大家解解馋,好吗? 
    众生欢呼雀跃:耶! 
    学生的热情被充分调动起来了,纷纷献策,方案有:1块1块地逐一分;每位小朋友4块4块地分等等。 
    在这样积极、主动、投入、热烈的氛围中,很好地解决了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什么是平均分,怎样进行平均分。学生学得快乐且有实效。下课铃声响起了,学生们的兴奋达到了最高点,他们互相看看,用眼神交流快吃到月饼的喜悦。一双双眼睛盯着老师,只见这位教师慢条斯理地将一块块包装精美的、完好的月饼重新装进包装盒里,提着它走出了教室。全班四十多双眼睛可怜巴巴地目送快到嘴边的月饼跟着老师走了,他们又互相看看,所有的眼睛都在问:老师,您这是怎么了? 
    让数学走进生活,让生活充满数学。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将数学与生活有效地融合、贯通,以此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热情。当“数学味”与“生活味”融于一体时,一定要关注还原教育的“真诚味”。整堂课积极、主动、投入、热烈的氛围是以月饼为载体,以学生的食欲为诱惑,是以欺骗为手段得来的。这样的课堂知识教学的再成功也不值得为它高兴,因为它至少向学生灌输了这样一种思想:人有的时候可以不讲诚信,甚至可以为了达到某种目的而不择手段。尊敬的老师啊,教育的本质是让孩子学会如何生活、学会如何做人,为什么要用虚伪的情境教学灌输给学生虚伪的劣性呢? 
     
    二、狭隘的情境 
     
    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一位教师设计了以下问题情境:玩具商店有一架遥控玩具飞机售价85元,小欣身上只有10元的人民币,问:小欣至少要带上几张这样的人民币,才能买回这架遥控玩具飞机?请说出最佳方案。 
    生1:要带9张,共90元,理由是足够买下这件玩具。 
    生2:要带10张,理由是一部分用于买玩具,一部分用于车费。 
    生3:要带8张,理由是可以要求售货员打折。 师:我认为生,的方案是最佳的,生2和生3的想法都不切合题意,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我们为什么学数学?为考试?不是,是为了让数学服务于我们的生活。而生活中的问题就是现实的、丰富的,这样的问题怎能要求要有惟一的、最佳的答案?后两位同学的回答,不正是具有生活经验的体现吗?为什么要为了惟一、最佳的答案而去否定他们呢?如此狭隘的教学情境怎能让它走进我们的课堂。 
     
    三、荒诞的情境 
     
    为了巩固“分数应用题”的知识,一位教师创设以下问题情境:一位司机叔叔开一辆载重4吨的货车,车上装满沙子,每隔2分钟卸下它的1/8,以此类推,几分钟后可全部卸完? 
    这样的问题情境严重违背了生活常识,这样的神经病叔叔还配开车吗?仅仅为了题型而出题,让学生觉得数学离生活太遥远了,数学是可以随意编出来的,设计这样的问题情境还有意义吗? 
    又如:有位教师在教学“分数的意义”时,在课尾出示20粒糖果,问:20粒糖果的1/2是多少?生:是10粒。老师当场将10粒糖果奖给他,又问:剩下糖果的1/5是多少?学生答对后,又将2粒糖果奖给他。 
    这一情境的创设,既活跃了课堂氛围,也起到了巩固所学知识和及时反馈学习效果的作用。但任何事情只有从正反两方面进行思考,才能把问题研究得更深刻,把事情观察得更清楚。用“20粒糖果的1/2是多少?”这样浅显易解的问题,来检查学生对分数意义的理解原本就不很恰当,却以如此丰厚的10粒糖果作回报,岂不有些太夸张了吗?况且“剩下糖果的1/5是多少?”这一问题难度虽有所提高,得到的却只是2粒糖果,这种奖励机制欠科学、太随意。更为重要的是,如此丰厚的物质激励能否真正起到积极、持久地调动学生兴趣的作用? 
     
    四、牵强的情境 
     
    师:同桌小朋友自由讨论一下你的好朋友是谁?你们是怎样成为好朋友的? 
    生1:我和××是好朋友,我们一起上学,一起做作业,一起做游戏。 
    生2:××和我是好朋友,我们是邻居,是一对好姐妹,××常常帮我整理书包。 
    生3我和××是最好的朋友,一起上学读书,—起回家,一起画画和看电视。 
    生4:我和××是好朋友,××教我跳舞,我们一起唱歌、做游戏。 
    师:我很高兴看到小朋友都介绍了自己的好朋友,老师太羡慕了。老师想和你们做朋友,你们愿意吗?(掌声热烈响起) 
    师:谢谢小朋友!今天我们要做的游戏,就是要考考小朋友,谁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到自己的朋友,谁就可以获得小星星奖章。 
    分发卡片:2+2,5-4,3-1,5-1,4-2,2+3,5-2,5-0;4,5,3,2,0,1。 
    师:小朋友,先看看手上的卡片,想一想你的朋友是多少?当听到音乐时,就开始找出你的朋友,再手牵手一起到教室中间来。 
    音乐响起——音乐停止。同学们找不到他们的“朋友”,为什么? 
    教师的本意是要创造教材,引导学生之间要相互关心、相互帮助,进行亲如一家的人文精神熏陶和品德教育。但生活中的“朋友”与“算式、数字”间的“朋友”有什么内在的联系?生活中是以共同的爱好、互帮互助的品质走到一起,“算式与数字”间的朋友关系是以它们之间是不是相等为依据,难怪学生们无法帮算式与数字找到它们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