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误区剖析(一)

时间:2016-11-0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摘要:在数学课程改革实验的大背景下,以更加理性的态度观照课堂教学,我们可以发现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出现的一些误区,比如情境创设、调动学生积极性、“数学味”与“生活味”、小组合作学习、算法多样化、数学活动教学、“三无”现象、过程与结果的关系等等。笔者试图对这些误区分别进行溯因研究,并针对性地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个人观点。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已经进入第四个年头,课改的全新理念带来了全新的课堂教育生活,教师的教育观念、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也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但是随着新课程改革实验的逐步深入,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也随之出现。下面列举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常见的几个误区,分别加以分析,以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情境创设为哪般?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提出“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确实,创设有效的数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前不久笔者听了一节“认识乘法”,执教者在上课一开始,出示了一个像动画片一样的精彩画面——“动物园的一角”。教师让学生观察画面并提问:“你发现了什么?”学生通过观察后纷纷发言。 
    生1:我发现这儿真好玩!有小动物,有房子、大树、白云、河流、小桥。 
    生2:我发现小河的水还在不停地流动呢! 
    生3:我发现小河里还有鱼儿在游呢! 
    生4:我发现小兔们在开心地跳动着。 
    生5:我发现小鸡的头还在一动一动的,它们在啄米呢,还是在吃虫子? 
    生6:我发现小桥上在两只小白兔,它们是要到桥这边来呢,还是要过桥去? 
    生7:那里的两座房子,哪是小鸡家的,哪是小兔家的? 
    生8:远处的白云在飘动着,好像在欢迎我们小朋友呢! 
    至此,十多分钟过去了,学生不断有新发现,教师在肯定中不断提问:“你还发现了什么?”于是,学生又不断有新发现。听到这儿,笔者不禁要问:情境创设到底为哪般?这样的情境创设,是在上数学课还是在上看图说话课?气氛虽然热烈,可课的性质却似乎改变了。 
    其实,在出示情景图后教师只要提问:图上有几种动物?(两种,即鸡和兔)它们各是几只在一起的?(兔是每2只在一起,鸡是每3只一堆)接着引导学生2只2只地数小兔,3只3只地数小鸡,然后让学生想办法求小兔和小鸡各有多少只。这样,学生就能在问题情境中有效地捕捉数学信息,初步感知“几个几”的生活现象,为接下来学习乘法作好必要的准备。 
    我们知道,数学发展的动力来源有两个方面:一是来自数学外部现实社会的发展需要;二是来自数学内部的矛盾,即数学本身发展的需要。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际情境中学习,有利于意义建构。但是,创设情境不能只图表面上的热闹,更不能让过多的非数学信息干扰和弱化数学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以及数学思维的发展。数学课上的情境创设应该为学生学习数学服务,应该有利于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关注现实生活,应该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与技能提供支撑,为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提供土壤。 
    问题的另一方面,新课教学之前还要不要组织学生复习呢?其实,新课教学前复习的主要目的:一是为了通过再现或再认等方式激活学生头脑中已有的相关旧知;二是为新知学习分散难点。前者,如果有必要,则无可厚非。问题在于后者,常常有教师为了使教学顺畅,设计了一些过渡性、暗示性问题,甚至人为地设置了一条狭隘的思维通道,使得学生无需探究或者稍加尝试,结论就出来了。这种把知识嚼烂了再喂给学生的所谓“铺垫”,对于发展学生主动获取知识的学习能力是不利的。 
    可见,创设情境与复习铺垫也不矛盾,并不是所有内容的教学都必须从生活中找到原型,选择怎样的引入方式取决于内容本身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起点。 
     
    二、调动积极性是教学目的吗? 
     
    曾几何时,数学课总是和抽象、枯燥、单调、沉闷联系在一起。有的教师为了让学生动起来,让数学课活起来,想了很多办法,可结果常常是教师“千呼万唤”,学生就是不为所动,或者教师又哄又奖,也只有少数学生动起来。 
    如今,我们发现这样的情况一去不复返了。现在的课堂常常是热热闹闹,学生积极性很高,有时候整堂课学生都处在异常亢奋的状态,甚至搞得教师招架不住、无法应对。下面列举的是许多教师经常采用的一些调动学生积极性的做法: 
    一是过多廉价的表扬。只要学生答对了问题,教师都说“很好”“你真棒”“真聪明”。有时学生仅是重复别人的答案,有的答案还不完整,甚至是错误的,教师都给予表扬;而那些确实突出的学生却在教师一视同仁的评价中失去了应得的肯定和激励。 
    二是不敢批评学生。为了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有的教师采用所谓延迟评价或模糊评价的方法,于是出现了课堂上少评价甚至不评价的现象。学生对概念和方法理解不清或者出现偏差,教师不置可否;有的学生出现了错误,教师视而不见;甚至个别学生失去自控,严重干扰了正常教学,教师也不敢批评学生。一堂课下来,总是“好”声一片。 
    三是大搞物质刺激。上课坐得端正奖一朵红花。回答了一个问题奖一颗五角星,字写得工整奖一枝笔,题目做得快奖一颗巧克力……无论学生回答得如何,总有物质的回报。一堂课下来,学生的脸上被贴上了好多金星,身上花花绿绿,看起来像唱京剧似的。许多教师片面地认为,对学生笑一笑、点一点头的鼓励方式力度不大,效果不明显,似乎只有一定的物质刺激,学生才会兴趣高涨。 
    关注人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课堂学习过程应该成为学生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过程。在充满生命力的课堂上,学生应该是自由的、充实的、快乐的、幸福的。 
    诚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上好一节课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课堂上学到哪些数学知识,受到什么启发,获得哪些发展,而不应该是仅仅获得浅层次的满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是教学目的,只是促进学生更好地学习和发展的手段。 
    笔者不反对表扬学生,也不反对给予学生适当的物质奖励,更不提倡教师经常批评学生;只是认为过多的廉价表扬会导致学生的浅尝辄止和随意应付,过分的模糊评价会导致学生的知识缺陷和是非不分,大搞物质刺激则会导致学生的急功近利和情绪浮躁。 
     
    三、“生活味”>“数学味” 
     
    曾经的数学课,计算教学总是那样单调、枯燥(复习→示例→模仿→训练),应用题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