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智慧的美丽

时间:2016-11-0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教学片断]这是一节数学练习课,其中有一道题是这样的: 
  小强和伙伴们买了10瓶汽水,店主告诉他们,喝完后用3个空汽水瓶可以再换1瓶汽水。问:若不再多花钱,小强他们最多可以喝到多少瓶汽水? 
  师:下面我给同学们两分钟时间,看看这道题该怎样做,你们先独立思考,然后同桌交流一下各自的思路。 
  (两分钟后,学生纷纷举起了手) 
  师:这么快都算出来了?你们的答案是多少? 
  生:14瓶。 
  师:谁来说说你是怎样算出来的? 
  生1:小强他们可以先喝完10瓶汽水,然后留下1个空瓶,用其他9个空瓶换回3瓶汽水,这3瓶汽水喝完后又有3个空瓶可以换1瓶汽水,所以他们最多可以喝10+3+1=14(瓶)汽水。 
  师:大家同意他的算法吗? 
  生:同意。 
  (此时,我正准备肯定这种思考方法,然而坐在后面的曹灿却兴奋地叫了起来) 
  曹灿:老师,我不同意,他们还可以再多喝1瓶汽水。 
  (这倒是我没料到的,教室里一下子变得十分安静,大家都好奇地竖起了耳朵) 
  师:哦,还可以多喝1瓶汽水?说说你的理由。 
  曹灿:喝完14瓶汽水后还剩下2个空瓶,这时小强他们可以先向店主要1瓶汽水,喝完后正好用3个空瓶换1瓶汽水还给他,这样不就喝到了15瓶汽水吗? 
  (听了曹灿的解释,大部分学生都为他鼓掌叫好,我也很兴奋) 
  师:这真是个好主意。小强他们喝到了最多的汽水。店主也回收了所有的空瓶,真正达到了双赢。 
  (这时,也有学生提出了疑问) 
  生2:老师,如果店主不给他们1瓶汽水,那最多还是喝到14瓶汽水。 
  他的话音未落,好几位学生就立刻站起来了。 
  生3:既然喝这一瓶汽水对店主没有任何损失,又没有赊账,他没理由不给。 
  生4:对!做生意诚信最重要,咖啡店、酒吧都是先消费后付钱的。 
  生5:如果他们没有曹灿聪明,没想到这个好主意,就只能喝到14瓶汽水了。 
  生6:那样,就不能回答“最多可以喝到多少瓶汽水”,而应该改成“一共可以喝多少瓶汽水”。 
  好家伙,知道抠字眼了。看着他们争论得那么认真,我不由得笑了。这时,另一个有趣的问题突然出现在我脑海里,何不说出来让他们试一试? 
  师:刚才,同学们都积极动脑思考并大胆地亮出了自己的观点,老师很高兴。尤其是曹灿,做题时不仅思考表面问题,还从剩下的2个空瓶人手,想出了“借一还一”的办法,确实不容易。根据生活实际及当今的商业机制,我认为小强他们喝上15瓶汽水是完全可行的。不过,受你们的启发,我突然想起了数学史上另一道有趣的问题。 
  有一位阿拉伯老人养了11匹马,他临死前给三个儿子留下一份遗嘱:大儿子、二儿子和小儿子分别得到11匹马中的1/2、1/4和1/6。因为马要分出整数,三个儿子怎么都想不出办法。后来,聪明的邻居想出了个好办法,轻松地把“分马难题”解决了。你们也来想一想,看谁能最快找到解决的办法。 
  这个有趣的问题立刻使学生兴奋起来,他们几人一组展开了讨论。很快,有两个小组就高兴地宣布想出的办法:借一还一。先向别人借1匹马,这样就有了12匹马,然后大儿子、二儿子和小儿子分别分得6匹、3匹、2匹。共计11匹马,剩下的1匹再还给人家。 
  有了上一题的提示,这一次学生大多很快能找到解决的办法,我一点不感到奇怪,但我还是让他们说说解题思路。 
  生7:因为2、4、6都不能整除11,所以要每人分得整数匹马,必须是2、4、6的最小公倍数12,这样就少了一匹马,我们就想到了曹灿的办法,正好合适。 
  师:你们确实和那位聪明的邻居想到了一块儿,他先借给三兄弟一匹马,分完后多余的一匹马正好牵回家。 
  (看着学生一张张意犹未尽的笑脸,我再一次向他们抛出了问题) 
  师:同学们,今天这两道题给了你们哪些启示呢? 
  生8:我觉得曹灿的做法在生活中有实际意义,比如空啤酒瓶可以换酒,以后我爸爸退瓶换酒时也能多喝一瓶了。 
  师:无论什么样的情况下都可以多喝一瓶吗? 
  生8:不是。只有剩下的空瓶比规定的空瓶数少1的时候才行。比如5个啤酒瓶能换1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