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课堂“情境秀”的透视与反思

时间:2016-11-0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创设数学情境已成为当前数学教师煞费苦心的一件事。许多教师感叹:“如今上一节数学公开课或是参加优质课比赛活动,如果没有创设情境,不知听课的教师和评委们会怎样评价这节课?” 
  不可否认,许多数学课因为创设了生动有趣的情境,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原本枯燥的课堂变得有吸引力了。但同时也不得不承认,在创设情境一统课堂的今天,过滥、过于平庸或过于花哨的情境充斥着数学课堂。 
  [现象一]追求趣味性,教学目标不明。 
  有的教师误认为,在课堂上创设有趣的情境就能将课上活。曾听过一节公开课,教师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时,是这样设计的: 
  师:你们知道老师叫什么名字吗?你们观察一下老师有什么特征?
  (生回答,教师表扬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师:我说一个词,你们做一个相反的动作好吗? 
  (师说起立,生坐不动;师说向右转,生向左转……) 
  师:这节课我还带来了两位小朋友,你们想不想认识他们?等会把他们请出来好不好?(板书课题) 
  这个情境的确活跃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但细想学生究竟参与的是什么活动,他们的积极性都用来做什么?与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有联系吗?这样的空架子在教学中有作用吗?不妨把它放到课外活动中,倒可以愉悦身心,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现象二]主观臆造,脱离生活实际。 
  一位教师在教学“10的减法”时,创设了学生插花的情境:一个花瓶里插有10枝花,分别是6枝玫瑰和4枝大理菊,列出减法算式。列好算式后,再请学生换一种插法:7枝玫瑰,3枝大理菊,再列式……这样不停地换玫瑰和大理菊的枝数,列出所有10以内的加减法。说实在的,插花对于农村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教师创设这个情境旨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充满数学,但这个情境的创设能达到这样的效果吗? 
  [现象三]追求“儿童化”,不顾年龄特征 
  教学“圆柱体的体积”时,教师创设情境。首先课件演示:阿笨猫经常到知识宫里去充电。这一天是星期天,它吃过了饭,又来到了知识宫。知识宫的老爷爷热情地接待了它,问:“你知道圆柱体的体积是怎样推导的吗?”(阿笨猫的回答略)老爷爷:“你说的太棒了,圆柱体的体积该如何推导,能谈一下你的猜想吗?”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对于童话故事非常感兴趣,百听不厌。因此,结合教学内容把教材反映的问题情境编成简短的童话故事,并制作成课件,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可是到了六年级,这样的情境能否起到应有的作用,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反思 
  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活动中,情境创设已引起教师的普遍重视,特别是新知的引入,尤为重要,这是一种很好的趋势。如何使数学知识更贴近社会生活与儿童的实际。改变枯燥、抽象的数学教学状况。也是现今课程改革的要求。但有时候教师对数学与生活联系的理解过于追求形式,为了情境而情境,上一堂课挖空心思,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若是按照上述做法,把形式和内容机械地割裂开来,非但不能“披文入境”,反而白白浪费了师生的时间与精力。 
  笔者认为,教学情境的创设是为了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应从学生现实生活情境出发作适当的理性加工,同时要兼顾学生的年龄特征。有效地创设数学情境必须把握两个基本要求:一是“适度”。缺乏“度”的限制,情境创设往往失之过滥。那种将情境创设“绝对化”,似乎不创设情境教学理念就不新,课就不是好课的观念要不得。二是“实效”。缺乏“效”的要求,情境创设常常流于形式。如许多数学情境的内容成人化,将诸如买房、买车、购物、装修、电信消费等成人的生活事件搬入数学课堂,看似紧密联系了生活,但由于远离学生的实际生活,情境往往缺乏实际的吸引力,常常是事倍功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