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一“题”两“悲哀”

时间:2016-11-0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在一节“长方形、正方形的认识”的公开课上,课末,教者向学生出示了这样一道“实际问题”: 
  张老师办公桌上的台板玻璃坏了(如下图),如果要配一块和原来一样大的完好的玻璃,要不要两块都带去? 
  很明显,教者的意图是考查学生能否运用长方形“对边相等”的特征来解决这个实际问题。 
  这道题目,似乎注意了生活化、趣味化,可以让学生在练习之余体会到“生活中数学无处不在”。然而,这却是一个荒唐的问题!“郑人买履”中的那位“郑人”,“宁信度,无自信”让人贻笑大方。这道问题也同样可笑——生活中有这样配玻璃的吗?量一量,不就解决问题了吗? 
  我不禁替教者感到悲哀。“标签式”的“数学问题与生活结合”麻痹了思维,知识的运用变成了一道“程序”、一种“装饰”。于是,为了体现新课程理念,刻意编造了这样一道生活中子虚乌有的问题。也许,这是教者从某本专业书籍上借鉴来的,那么,我就更为教者的判断力感到悲哀了。 
  虽然这一道题目很容易瞧出破绽,但是竟然调动了学生的已有“经验”,不过不是生活经验,而是刚刚从课堂上得到的一些认知。学生的回答都围绕着长方形“对边相等”的特征进行,这更让我感到悲哀。 
  对教师的盲从,导致了学生缺乏批判性的思考。对结果的关注,更是让学生只关注答案的寻求,把答案的得出作为最终目标。至于问题本身的价值,却被忽视了。这就陷入了一个怪圈:教师设计这道问题的目标是为了体现知识的运用,而这个问题的解决恰恰否定了问题本身的价值。 
  数学研究的是客观世界的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它来源于客观世界的实际事物。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及时收集和整理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富有时代气息的材料,以补充、替换课本中的例题或习题。从生活实际出发,把教材内容与“数学现实”有机结合起来,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可以消除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陌生感,同时也使他们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但是,生活化的数学问题的设计应该是知识与生活的完美结合,二者缺一不可。当前最需要注意的一种倾向是,教师为了避免“纯学术”的嫌疑,为了体现新理念,刻意杜撰一些貌似贴近生活实际的问题,而这些问题恰恰是违背生活实际的。 
  所以,笔者认为:习题的处理和设计很重要,但千万不要为联系实际而联系实际,既要联系实际,又不能牵强附会。如果习题脱离实际,人为编造,痕迹明显,会误导学生,让学生产生错误的价值判断。从更广的意义上说,数学教学改革不能停留在形式上,更要注重内涵;不能为改革而改革,要把目光放在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的提高上,着眼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主体意识的唤醒与快乐情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