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体验”二题

时间:2016-11-0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是世界级的百科全书。在它第十三次修订时,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原子弹的发明,标志着人类进入了原子时代,修订者自然要把“原子弹”一词作为独立的条目编入书中,同时还把“爱情”这一条目给删除了。修订好的百科全书发行后,却遭到了当时许多读者的强烈反对,纷纷指责修订者是“战争狂”,只要“原子弹”不要“爱情”。修编者更是语出惊人:“‘爱情’固然是人类最美好的感情,可它是要经体验后才知个中滋味,而把“原子弹”藏在书中,永远也不用去体验它。”编者的一番话,一时传为美谈。 
  美国加州吉若镇一位小学教师,想向学生表现“100万个东西”的概念,发起了捐一分钱的活动。经过四年时间,终于募到100万个“一分钱”。其中一半来自学生卖报纸或旧锡罐所得,另一半来自社区民众。几年下来,还得到了一笔数目不菲的利息,校方还以此作为奖学金。很多人都没有想到,小小的一分钱竟会产生如此不同凡响的意义。 
  上述两则小故事,似乎把“体验”诠释和发挥到了极致,它对教学过程关注个性体验有着深刻的启示。 
   
  一、在“做”中学,在实践中领悟,可以在体验中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数学教学中,可供学生“做”的事实在太多了。“做”不单是为了获得表象,更重要的使学生获得对知识的切身感受。现实中,不也常有学生把一条手帕的面积说成9平方厘米吗?如果在教学中,适时地多让学生动手做一做,如剪一剪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的纸片,他们就会获得1平方厘米如我们的指甲这么大等认识。这样的学习是现实的、有意义的,是有载体的活动。可现实课堂为什么让学生真正动起来,进行有意义的活动,或者走出课堂,让学生在现实环境中去学习,却不能持之以恒呢?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教师认为这些不起眼的小知识只要课堂上“告知”一下,学生便可理解,无须多花时间;二是觉得活动难以组织,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三是收获小,了解“真理”永远比发现“真理”轻松快捷得多。归根到底,还是教学观念问题,因为有怎样的观念就决定着有怎样的行动。 
  如一位教师教学三角形的认识时,让学生试拉三角形木支架,尽管学生憋红了小脸,可这个支架还是很牢固,而平行四边形的支架却一拉就变形。在试验的过程中,学生轻易地明白了其中的道理,教室里不时传出轻松快乐的笑声。这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教学小细节,却发挥了一个巨大的教育功能,就是学生在富有体验的过程中获得对知识的切身感受,而且这种感受又在愉悦的情境中相互传递。在这个过程中,师生共建富有活力的课堂,获得对数学的积极情感。 
   
  二、在“做”中发现,在体验中创新,可以在实践中成就学生的人生历练 
   
  行为学家把只依靠吸收、模仿、学习等重复过程,不具有某种变革、突破的活动,称为再造性活动。而那些不能靠查找现成资料或通过学习所能完成的,必须进行巧妙构思、求索才能实现的活动,叫做创造性活动。两者的本质区别是:前者是“把事情做好”,后者是“做最好的事情”。美国西北理工大学校长史密朗博士曾说过,他带过不少中国留学生,考试成绩非常突出,但让他们对一个问题提出新见解时便纷纷退缩。造成这种“高分低能”的原因是:“把事情做好”重在学习,教师传授即可;“做最好的事情”重在探索,个人独创。一个是先学后做,一个是在做中学,边做边学。从学习过程的主体特征来看,学习的过程是自主的,是无人可以替代的;从教师的教学过程来看,教学不应满足于呈现知识上,而应立足在发现知识上。 
  新课标要求课堂教学以学生现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在学科领域或社会生活的情境中,找到体验数学和经历数学的联结点、生长点,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从而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以达成课堂教学的过程性目标。如教学人教版第十一册数学练习二十四的思考题时,我设计了以下几个环节:(1)计算周长是31.4厘米的正方形和圆的面积,并比较面积的大小。(2)做出长度相同的两根铁丝的正方形和圆的模型,并比较面积的大小。(3)讨论周长相等的正方形和圆,是否圆的面积一定大?(4)能否用数学方法证明上述结论?学生开始学着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这两个图形的面积:如果设周长为C,则正方形面积S=C/4×C/4=C2/16, 
   
  这一发现告诉我们,可以从另一个途径推导圆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是连我自己也始料未及的,而且由此可以推测:周长为C的正多边形,其面积比它边数少的正多边形的面积大。 
  科学史上的重大发明或发现,许多都不是科学家们“种瓜得瓜”的结果,而是他们长期专注于某项研究,偶然有所发现而成就的。因此,我们应该倡导这样的学风:在动手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