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以学定教论生成

时间:2016-11-0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新一轮教育改革有很多响亮的关键词,如分科与综合、接受与探究、欣赏与表现、合作与分享……预设与生成也是其中之—。如今的数学课堂“走教案”的现象虽已销声匿迹,但“课上得顺畅,没有磕碰”却冠冕堂皇地登上了课堂评价的舞台,一度成为颇受欢迎的公开课评议开场白。于是为了“顺畅”,许多教师可以作秀甚至作弊;为了“没有磕碰”,许多教师往往使富有挑战性的探索过程简化为通向问题答案的“捷径”。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成了课堂上最理想预定教案的演绎,教师期望的是学生按教案设想作出回答,否则就努力引导学生直至达到预设的答案为止。我认为教师应该及时捕捉课堂中各种即时生成的教学信息,抓住稍纵即逝的教学机会,引领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知识的建构与再创造中去,以学定教,使课堂真有“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跌宕起伏感。学生的认知和情感在如此的课堂上将体现得“原汁原味”,教师和学生都将为能在这般诗意的课堂栖居而怦然心动、悠然神会! 
   
  一、珍视“意外”,合理改变教学流程 
   
  教师往往对教学中的每个过程、每个细节都了如指掌,于是就无法放开自己,常常被教案这只“无形的手”所牵制,始终挣脱不了它的束缚。实际上,随着学生课堂主体性、自主性的增强,学生质疑、反驳、争论的机会已大大增多。教师应该学会倾听,并在倾听的过程中及时发现学生困惑的焦点、理解的偏差、观点的创意、批评的价值等,针对其中有价值的“意外”合理地改变教学设计,演绎不曾预约的课堂精彩。 
  如教学“7的乘法口诀”这一课时,原本想遵循备课设计,先让学生观察插图,再一步步归纳得出7的乘法口诀。可没想到课刚开始,一个学生就站起来说:“老师,‘7的乘法口诀’我会背。”随后,许多学生都附和着说自己也会,有的甚至还摇头晃脑地背了起来。这可怎么办呢?我一下子愣住了,但马上做出了一个决定:抛弃原来精心准备的教案,就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重新调整教学流程。于是,我说:“你们真厉害,连乘法口诀都会背,不错!那么,有不会背的吗?”果然,几只小手怯生生地举了起来,于是我抓住契机说:“还有这些小朋友不会,你们愿意帮助他们吗?你们打算用什么方法让他们把‘7的乘法口诀’记得又快又牢呢?”课堂一下子沸腾了。有的指着书上的插图教着,有的用身边的小棒教着,有的索性拿自己的手指比划,还有的干脆直接背口诀来记……我们姑且不去评论这些学生“教”的方法是否可行,单这一转变就使学生由“学数学”变为“教数学”,学习热情直升到极点。试想,假如我在那位学生说出实话后,就立即加以呵斥、批评;假如我的教学流程没有因此而改变,课堂上又怎会有如此意料之外的收获呢? 
   
  二、关注“内需”,适时更新学习方式 
   
  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因此,让学生“做一做”、“说一说”的时髦做法在课堂上屡见不鲜。似乎一堂课不这么做就意味着没有体现新理念,新课改就没有落实到位。其实,这只是教师一种单纯的外在控制行为,而不是学生内在的自觉需要。所以,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应时时关注学生的内在需求,适时更新学习方式。 
  如教学“24时计时法”时,教师一开始就播放“新闻联播”的片头音乐让学生猜是中央电视台的什么节目。学生猜出后,教师接着问:“谁知道这个节目每天什么时候播出呢?”学生有的说7点,也有的说是晚上7点。“那么,电视上究竟是怎样标出的呢?”教师播放“新闻联播”的片头,学生发现电视右角上标的是“19∶00”。这时有学生说:“这是24时计时法,我喜欢看的动画片《蓝猫》就是在18∶30开始的。”教师忽然灵机一动,问道:“还有谁最喜欢看哪一个电视节目呢?”于是学生顿时兴奋起来,他们以聊天的方式和心情说出了不少电视节目,教师也因此板书了许多电视节目的播出时间。教学显得那么自然、流畅。乐于交朋友,与朋友一起做游戏是孩子的天性。在教学中需要学生合作完成一项探究任务时,我们时常会听到学生提出这样的要求:“老师,我可以和××合作吗?”“老师,能不能让××加入我们这一组?”面对这些请求,教师应该适时改变预先的合作方法,充分尊重学生的要求,让他们自由选择合作伙伴,进行“结伴式”的探究活动。因为只要这样的合作群体,才能在一个身心愉悦的自由空间里大胆思考、互相交流,不断完善和修正自己的想法。 
   
  三、把握“变化”,随机升降预设目标 
   
  随着课堂教学的推进,预设目标会显出它的不合理、不完善,这时就要合理地删补、升降预设目标,以期达到最理想的教学效果。 
  如教学“两步计算应用题”时,有这样一道题:“‘六一’到了,同学们为布置教室用了红气球23个,黄气球18个,蓝气球的个数比红气球和黄气球的总数少9个。蓝气球有多少个?”因为学生已初步掌握了两步计算应用题的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