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从口算入手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时间:2016-11-0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纵观全国小学数学试题,涉及计算内容的题目在一份试卷中均占85%以上。从这个意义上说,加强计算教学,有效地提高计算的正确率与速度是小学数学教学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教学实践表明,一个学生的计算正确率和速度的高低,与他口算能力的强弱是成正比的。因此,如何提高口算能力,是值得探索与研究的。我在多年的教学中,分类指导,强化训练,循序渐进,以增强口算能力来提高计算的正确率与速度,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主要做法是: 
   
  一、基础性训练 
   
  从小学生不同的年龄心理特征上看,口算的基础要求不同。低中年级主要以一二位数的加法为主,高年级把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作为基础训练效果较好。具体口算要求是:先将一位数与两位数的十位上的数相乘,得到的数立即加上一位数与两位数的个位上的数相乘的积,迅速说出结果。这项口算训练,不仅有数的空间概念的练习,也有数位的比较和记忆训练。在小学阶段,可以说是一项数的抽象思维的升华训练,对于促进思维及智力的发展是很有益的。这项练习可以安排在两个阶段的时间里进行:一是早读课,二是在家庭作业的最后安排。每组练习可这样划分:一位数任选一个,对应两位数中个位或十位是任选的一位数。每组有18道题,让学生先写出算式,口算几遍后再直接写出得数。这样持续一段时间后(一般为2~3个月),其口算的正确率、速度也就大大提高了。 
   
  二、针对性训练 
   
  小学高年级数学的主体形式已从整数转到了分数。在数的运算中,异分母分数加法是学生费时多且又最容易出错的地方,也是教与学的重点和难点。这个重点和难点如何攻破呢?经研究比较和教学实践证明,把分数运算的口算有针对性地放在异分母分数加法中是正确的。通过分析归纳,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只有三种情况,每种情况中都有它的口算规律,学生只要掌握了,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1.两个分数,分母中大数是小数倍数的。 
  如“1/12+1/3”这种情况,口算相对容易些,方法是:大的分母就是两个分母的公分母,只要把小的分母扩大倍数,直到与大数相同为止,即分母扩大几倍,分子也扩大相同的倍数,然后按同分母分数相加进行口算:1/12+1/3=1/12+4/12=5/12。 
  2.两个分数,分母是互质数的。 
  这种情况从形式上看较难,学生也是感到最头痛的,但完全可以化难为易。因为通分后,公分母就是两个分母的积,分子是每个分数的分子与另一个分母的积的和(如果是减法就是这两个积的差)。如2/7+3/13,口算过程是:公分母是7×13=91,分子是(2×13)+(7×3)=47,结果是47/91。 
  如果两个分数的分子都是1,则口算更快。如“1/7+1/9”,公分母是两个分母的积63,分子是两个分母的和16。 
  3.两个分数,两个分母既不是互质数,大数又不是小数的倍数的情况。 
  这种情况通常用短除法来求得公分母,其实也可以在式子中直接口算通分,迅速得出结果。可用分母中大数扩大倍数的方法来求得公分母,具体方法是:把大的分母(大数)一倍一倍地扩大,直到是另一个分母(小数)的倍数为止。如“1/8+3/10”,把大数10,2倍、3倍、4倍……地扩大,每扩大一次就与小数8比较一下,看是否是8的倍数。当扩大到4倍即40时,是8的倍数(5倍),则公分母是40,分子就分别扩大相应的倍数后再相加5+12=17,得数为17/40。 
  以上三种情况在带分数加减法中,口算方法同样适用。 
   
  三、记忆性训练 
   
  高年级计算内容具有广泛性、全面性、综合性。一些常见的运算在现实生活中也经常遇到,而且有些运算没有特定的口算规律,必须通过强化记忆训练来解决。主要内容有:(1)自然数中,10~24每个数的平方结果。(2)圆周率近似值3.14与一位数的积及与12、15、16、25几个常见数的积。(3)分母是2、4、5、8、10、16、20、25的最简分数的小数值,也就是这些分数与小数的互化。以上这些数的结果不论是平时作业,还是现实生活,使用的频率都很高,熟练掌握、牢记后,就能提高计算效率。 
   
  四、规律性的训练 
   
  1.运算定律的熟练掌握。 
  这方面的内容主要有“五大定律”: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分配律。其中,乘法分配律用途广、形式多。在带分数与整数相乘时,学生往往忽略了乘法分配律的应用而使计算复杂化。如“2000/16×8”,用乘法分配律可以直接口算出结果是1000,用化假分数的一般方法计算则耗时多且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