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写一篇实实在在的数学论文――在论文交流会的发言

时间:2016-11-0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今年数学年会论文的主题是“理性反思课堂,积极推进课改”,显然,在这个主题中,关键词是“反思”。所以,在这里,我首先对我们的论文写作,作一次反思。
  我常常听见有的老师说,写论文有什么用?的确,写论文百无一用。除了可以在年终考核中加分,可以在年终奖金中加人民币之外,论文一无用处。它不可能让你的课越上越好,不可能让你的学生成绩越来越好,甚至也不可能让你的素质越来越高。这是真话,是实话,我也常常在思考,为什么写作论文,并不能让我们在教学这条路上越走越宽广?是什么,让我们的教学与教学论文成为完全割裂的两个部分?
  我认为,是我们写作论文的方向,出现了问题。对于我们一般意义上的论文写作,我以为,可以用三个字来概括:假、大、空。假,指的是写作论文的材料假,常常是来自网络、报纸、杂志或别人的论文,而不是出自己的教学实践,这样的论文,常常会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大,指的是形式,现在的论文,动辄上万,甚至数万,十数万,做得像一本书,或者美其名曰:专著。实际,不是专著,是垃圾,越大,越像垃圾。空,指的是内容,理论多,实例少,整篇论文,成为俗话说的空壳大炮注水肉。有些这样的论文,写的时候,是数学论文,事到临头,换几个字,也可以当科学论文,或者当美术论文,甚至当语文论文来看。
  综合起来,假、大、空,三个字,把我们的论文写作和日常教学实践,在很大程度上割裂了开来。论文是论文,教学是教学。平时埋头教学,等到要写论文了,翻几本杂志,或者在网上搜一搜,就开始创作。这样的论文,在一般情况下,便无法脱离“假、大、空”这三个字。这样的论文,要获奖,获高奖,就有些问题。
  所以,我在这里提倡写实实在在的数学论文,各位当成数学论文写作的方向来看,也行。写实实在在的论文,是针对“假、大、空”而言。实实在在的数学论文:材料,提倡真实可信。篇幅,提倡短小精悍。内容,提倡实实在在。
  那么,到底如何写一篇实实在在的数学论文。我以为,可以从三个词语着手:一是细节;二是真实;三是实在。
  细节
  教学细节,是指教学中的一个细小的片段。细节虽小,却不能小看。有时,细节往往小中藏大,内有乾坤。留意日常教学中的细节,往往可以以此为切入口,写成一篇不错的数学论文。
  比如,前阵子看《小学数学教师》,看到这样一个细节,与各位分享:
  (情境一)上(投影)
  师: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还遇到过哪些“百分数运用”的题目?
  生1、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要用百分数。
  生2、求今年产量比去年产量增产或减产百分之几,要用百分数
  这时,一位学生回答:求盐占盐水的百分之几,要用百分数。
  师:很好。刚才这位同学提到了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先生访问大陆的事情,老师这儿正好有这样一组关于国民党副主席江炳坤访问大陆的民意调查数据,这里也运用了一些百分数……(学生一片茫然)
  令学生和在场所有听课老师万万没有想到,这位执教老师竟然将“盐占”两个字音听成了“连战”。
  这是一个很小的细节,据说出自江苏省如皋市磨头小学的一节教研课。一位叫高全的老师,抓住这个细节,对教师在这个环节中,因急于抛出“连战大陆行”这个热门材料而忙中出错,把“盐占”听成了“连战”的心理状态,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从而写出了一篇实实在在的数学论文。
  当然,有的老师可能会说,这样的细节,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我们没有这样的机会,要是有,我们也会写的。如果这么说的话,那请你看另一个细节。这个细节,诸位可能都听过,但不一定深入地思考过。
  情境二:(投影)
  一张足够大的纸对折30次后,和珠穆朗玛峰相比,谁高?
  答案很明显:纸高。
  (投影)假设一张纸的厚度是0.005厘米,对折30次,就是乘2的30次方。厚度共有5368709.12厘米,等于53687.0912米。而珠穆朗玛峰的高度是8848.13米。显然,是纸高。
  从计算结果来看,这道题不容置疑。但安徽有一个叫黄占松的老师提出疑问:一张普通的报纸,最多只能对折8次。假如真存在这么大的一张纸,能够折得比珠穆朗玛峰还要高,那这张报纸该有多大?
  黄占松老师以此为切入口,通过操作得出,一张纸对折后每一层报纸的边长必须大于这时报纸的总厚度,否则便不能完成对折。以此计算出,这张报纸的长和宽都超过二亿一千九百万米。而地球赤道的一周大纸是四千万米,因此,这张报纸的长和宽都要超过地球赤道的五周半。这显然是一个让人难以置信的结论。
  老实说,这道题,我碰到过很多次,也思考过很多次,但没有一次动手去写。黄占松老师就抓住了这个问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并且把这个问题的推理过程,写成了一篇实实在在的数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