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在尴尬中前进――谈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时间:2016-11-0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新课程特别重视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学与教的方式产生的重大影响。指出: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重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特别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法的影响,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现状来看,与前几年相比,广大教师使用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意识和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不再仅仅局限于观摩课和公开课,已开始用于平时的课堂教学。但由于广大教师尚处于多媒体开发和使用的初级阶段,其认识、设计、制作和演示操作等方面的观点和技能还很不成熟,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一些令上课老师尴尬的场景。
  尴尬一:“老师我不记得了”
  《两步计算应用题》教学片断
  (老师收集到的一些信息整理后在屏幕上逐一出示3道题,并逐一反馈,最后进行比较。)
  ……
  1、出示:有6只黑兔,白兔的只数是黑兔的5倍,一共多少只?
  师:这样的问题你能解决吗?
  学生尝试回答
  校对   白兔:6×5=30(只),一共:30+6=36(只),
  2、师:如果把“白兔的只数是黑兔的5倍”改成“白兔比黑兔多32只”,该怎样解答?
  学生解答
  反馈
  白兔:6+32=38(只),一共38+6=44(只)
  3、师:如果把问题改成白兔比黑兔多多少只?又该如何解答
  学生解答
  反馈
  白兔: 6×5=30(只), 多的只数:30-6=24(只),
  4、师:同学们真能干,通过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解决了刚才的问题,现在大家再回忆一下,这三道题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过了较长时间,还是没有学生举手,教师就指名回答。
  师:××同学你说说看,
  生:老师刚才的题目我已经记不起来了。
  教师只好再演示一次。
  ……
  这位老师一味地追求计算机的辅助教学的全程效果,一节课下来,没有在黑板上写一个字,也就难怪学生要“记不起来了”。如果在前面的教学中对于三道题能在黑板上留下点痕迹,至少把三道题解答的算式写下来,效果就会不一样。从这个教学片断中我们也可以感悟到:屏幕不能代替必要的黑板,古老的黑板和粉笔依然有其独特的魅力。
  尴尬二:“1厘米没有那么长”
  《分米、厘米、毫米的认识》教学片断
  ……
  1、让学生在直尺上找1厘米。
  师:你知道1厘米有多长吗?请同学们拿出直尺,仔细观察。
  生1:从1到2是1厘米,
  生2:从3到4是1厘米,
  生3:从5到6是1厘米,
  2、师:现在请大家想一想1厘米到底有多长?
  (学生闭眼思考)
  3、师:请大家睁开眼睛在作业本上不用尺画出1厘米长的线段,比比看谁画得最接近?
  学生画线段。
  反馈:现在请你拿出直尺比一比,你画得接近吗?
  (教师巡视)
  4、师:老师在电脑里也准备了一把尺,想看看吗?(大屏幕出示了一把尺)
  师:谁能到屏幕上来指一指哪儿到哪儿是1厘米,哪儿到哪儿是2厘米?
  生:老师,1厘米没那么长。
  师:你就把它当作是1厘米长
  ……
  我们可以看出,这位教师十分重视学生1厘米的长度概念的建立,并为此安排了学生的一系列活动,如在直尺找1厘米,闭上眼睛想1厘米,查看更多文章请访问小学课堂网www.xxkt.cn画出1厘米长的线段,确确实实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体验了1厘米。让学生到大屏幕上来指1厘米的长度和2厘米,目的是为了便于全班交流,让学生更加清晰地建立1厘米的长度观念,学生能看出“1厘米没那么长”,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前面的教学效果。但令人遗憾的是教师没有意识到1厘米的长度是确定的,不能借助大屏幕任意的放大,否则,就与前面的教学环节自相矛盾。
  反思——我们满怀信息
  现代教学多媒体进入中小学课堂,辅助学科教学,以其独特的魅力为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创设了条件。但是在实际操作中,如果我们有心去观察,计算机辅助教学中教师碰到的尴尬远不止这些。从上面的两个片断中我们不难发现,这些尴尬多数是由于教师自身对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认识上的不足造成的。也就是我们务必从信息技术能促进课堂教学,能提高教师专业成长的角度来看待这个问题,把它作为是一个推动力,一个催化剂。通过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