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借助运算意义探求计算方法――《文具店》教学实录与评析

时间:2016-11-03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教学内容】新世纪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38-39页。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和实际操作,理解小数乘整数的意义。
  2、借助小数乘法的意义,正确地计算出简单的小数与整数相乘的结果。
  3、经历观察、操作、探究、验证等活动,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生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乘法意义和小数的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在生活中,学生有买文具的经历,计算难度不大,但学生对计算结果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虽然该班学生学的是人教版教材,但数学学习过程是相通的,考虑到学生知识背景不同及个性差异,教师充分利用主题图,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鼓励学生在情境中发现实际问题,由实际问题转化成数学问题,进而引导学生数学思考与交流,促进对意义的理解。在探讨如何计算的时候,应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同时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教学过程】
  一、借助情境,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一定都有购买文具的经历吧!(生:有)今天我们再次走进文具店,借助实际问题来探索一些新知识。(板书:文具店)
  师:这是文具店的一角,我们一起来了解柜台上的信息。(师手指图,学生说。)
  师:结合柜台上各种文具的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
  生:买3把尺子需要多少元?
  师:你能再把问题提得完整些吗?
  生:每把尺子0.4元,买3把尺子需要多少元?
  师:老师把你提的问题写在黑板上。(板书:买3把尺子需要多少元?)
  师:谁还能提其他的数学问题?
  生:一枝铅笔、一个削笔刀和一块橡皮一共需要多少元?
  师:谁能列出算式?你能直接口算结果吗?
  生:0.3元+0.6元+0.2元=1.1元
  师:善于提问题是一个好的学习方法。老师也来提一个问题,"每块橡皮0.2元,买4块橡皮需要多少元?"(板书:每块橡皮0.2元,买4块橡皮需要多少元?)
  【设计意图:依据教材创设文具店的学习情境,把生活和数学融为一体,使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变得生动有趣,让学生在获取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自己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二、探究算法、理解意义
  ㈠理解意义
  师:(手指问题)实际上这个问题也是让我们求什么?(思考半分钟)
  师:把你的想法和你的同桌交流一下。谁来说说你的理解?
  生:4个0.2的和。
  生:我觉得这道题就是求0.2的4倍是多少。
  师:谁还想结合他俩的想法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
  生:每块橡皮0.2元,求4块橡皮的价钱就是求4个0.2或者是0.2的4倍都可以。
  师:动脑筋想一想,可以怎样列算式呢?
  生:0.2×4。
  师:也就是说4个0.2的和,或者0.2的4倍我们都可以列成算式0.2×4。(师板书算式。)
  师:0.2×4和我们以前学过的算式有什么不一样?
  生:以前我们学的是整数乘法,而今天这个算式是小数乘法。
  师:是小数乘整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小数乘整数,也就是小数乘法(一)。(板书:小数乘法一)那小数乘整数该怎样算呢?我们一起通过解决这个问题进行探索。
  【设计意图:借助情境,引导学生由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思考过程,进而加深对小数乘整数意义的理解。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4个0.2或者是0.2的4倍这两个数学问题都可以列乘法算式0.2×4来计算,如此,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从现实世界引到符号世界,体现数学化的学习过程。】
  ㈡交流算法。
  1、学生探究。
  师:那4块橡皮到底多少元呢?也就是如何计算0.2×4的结果呢?(学生思考半分钟)请同学们认真听老师的要求:先认真想一想,然后把你想的方法在练习本上写一写,或者用手中的题签纸图1涂一涂。听清了吗?开始做吧!
  (学生计算,师巡视指导个别学生,留意学生计算的各种算法,并找不同做法的学生板书在黑板上。)
  师:已经想好算法的,可以再尝试用其他的方法算一算。
  2、小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