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新世纪数学案例一等奖课堂实录:乘车

时间:2016-11-04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南安市第一小学  陈景发
  一、教学内容
  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加减法(一)”
  二、教学目标
  1、   在现实的问题情境中,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问题意识。
  2、   在有效的互动对话中,经历从现实世界到符号世界的过程,体会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的意义,发展数感。
  3、   在有趣的观察比较中,经历纵向数学化的过程,感悟两步运算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过程
  提出问题
  我拿起“乘车图1”,微笑着询问孩子:“你们能从这个情景图中提出一个连加的数学问题吗?”这个问题对孩子有一定的挑战性,他们思考了起来。
  赖锟泉腼腆地说:“车上有2个人,地上有5个人准备上车,上车后,车上有多少人?”
  苏奕鹏插嘴道:“他的问题不是连加的问题,应该这样问,车上有2个人,先上车3个人,再上车2个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我以“你们听明白了吗?谁来解释一下。”继续启发孩子的思维。
  傅俊雯满怀信心说:“其实这个问题就是,2加3再加2等于多少?”
  俊雯的表达很简洁,值得欣赏。孩子们给予热烈的掌声!
  解决问题
  掌声过后,我指着“2加3再加2等于多少?”引导学生:“这个问题怎么列式呢?”
  “这个简单,2+3+2”。
  “2+3+2=?”我在黑板上写上了一个大大的问号:“现在,请同学们结合‘乘车图1’说说你的想法,并在四人小组里交流”。孩子们兴趣盎然地说开了,我走在他们的中间,除了认真倾听,更多的是感动,因为他们的交流出乎我的预料。
  “我是用摆小棒的方法:我先摆2根小棒, 再摆3根小棒, 最后摆2根小棒。 2根小棒加上3根小棒就是5根小棒, 再加上2根小棒就等于7根小棒”。
  “我是用画图的方法:先画○○、在画○○○、最后画○○,我一共画了7个○”。
  “太麻烦了。直接5加2就等于7”。
  “你的5是怎么来的?”
  “车上的2个人加上要上车的3个人不是等于5个人吗?”。
  小组的同学给予热烈的掌声!我也被深深地吸引住,在班级汇报中,这种方法得到一部分同学的认可,但大部分孩子认为应该先算2+3=5,再算5+2=7。
  解决完这个问题后,孩子们的心情是愉悦的。大家以同样的方法去探索“乘车图2”(加、减混合),“乘车图3”(连减)的两个问题。整个探索过程比较顺利、有效。我适时地为孩子们的智慧涌动而喝彩!
  探索规律
  尽管有的孩子还是借助情景图(或摆小棒、画图形)来解决问题,但是已经有更多的学生认为列式解决问题的方法更加简洁明快。
  于是,我指着黑板上的题目(2+3+2=7,7-5+2=4,7+2-5=4、7-2-4=1)询问孩子:“从这些算式的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
  “第1题是连加,第2题和第3题是加、减混合计算,第4题是连减”。
  “第1题先算加、再算加,第2题先算减、再算加,第3题先算加再算减,第4题先算减、再算减”。
  “他说的太麻烦了,四道题都是从左往右算的”。
  “以后,遇到这样的算式,都可以从左往右算”。
  孩子们的交流在不断地深入,听课老师在频频地点头,我沉浸在幸福与快乐之中。离下课还有5分钟的时间,孩子们在主动、积极地进行练习、反馈与探索着……,[NextPage]
  四、教后反思
  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对话
  课堂学习的过程是对话的过程。在课堂上,学生通过与情景(或文本)的对话,与同伴(或老师)的对话,与自我的对话不断地实现着学习过程与方法的最优化,不断地建构知识,建构伙伴、认识世界、认识自我。那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对话呢?
  1、创设能“引起思考”的问题情景。有趣的、有用的、现实的问题情景才能引起学生的思考,这一点非常的重要。在“乘车”这一课题的学习中,三幅情景图分别对应着连加、加减混合、连减三种算式。教学中,体会教材的编写意图,创设与教材相同功能的问题情景,可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2、提出能“引起思考”的挑战性问题。只有挑战性的问题才能引发学生的思考。思考是数学学习的心脏,是对话的不竭动力。在本课题的学习中,我以“你们能从这个情景中提出一个连加的数学问题吗?”开始我的教学。面对这个问题,孩子已有的经验是加法(或减法)的问题,对于连加的问题,他们是陌生的,但通过“思考”他们是有能力提出问题的,因为他们有现实的生活经验。
  3案例问题
  (1)有一个学生从情景图中提出:“其实这个问题就是2加3再加2等于多少?”你对这个问题的价值怎么看?有没有必要让学生从现实的生活问题中抽象出这么简洁的数学问题?如果学生没有提出这样的问题,老师要引导吗?怎么引导?
  (2)在新世纪(版)小学数学教材中,没有强调两步计算的运算顺序(从左往右依次计算)。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活动情景中进行感悟呢?案例中老师的引导有效吗?为什么?
  五、案例点评
  这是一堂朴实的课。听完后,我的心情是如此顺畅与舒服。或许是因为老师的少言寡语所折射出的新理念、新行为,或许是学生的智慧光芒所折射出的生命与活力让我久久不能平静,至今难以忘怀。
  在我的鼓励下,黄老师把这节课做成了教学案例。现在看来,这是个有价值的教学案例。除了黄老师自己在反思中提出的关于“对话”的思考外,这个案例还彰显着数学化的两个过程:
  1、教师以“你们能从这个情景中提出一个连加的数学问题吗?”为导语,学生提出三个问题:
  ①“车上有2个人,地上有5个人准备上车,上车后,车上有多少人?”,
  ②“车上有2个人,先上车3个人,再上车2个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③“2加3再加2等于多少?”
  从①②两个问题的比较中,可以发现学生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在不断地深入,他们从对“连加问题”的困惑走向了明朗,但这两个问题都是实际问题。而③是数学问题,这个问题的提出是有价值的,由这个问题才引出算式“2+3+2=?”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从现实世界引到符号世界,这就是横向数学化。
  2、学生探索完加减混合、连减的计算后,教师以“从这些算式的计算中,你发现了什么?”为导语,学生发现了“这样的算式,都可以从左往右算”。这个过程,孩子在符号世界里,建构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彼此呼应与联系,建构数学的理论和方法。这就是纵向数学化。
  (点评人:福建南安市教师进修学校余跃明)
  六、编者点评
  本案例给学生提供了由他们自己去发现和寻找现实生活中数学问题的机会。由上车与下车、乘车人数变化引发的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变枯燥、严肃的知识传授为亲切、形象、生动的数学体验,成为了本课的一个亮点。另一个突出点是教师在勇敢的退,为学生留出满足个性发展的空间同时,还特别注意了适时的进,几个关键的引导点拨,使生与生、师与生的对话、生成更为有效。这一点正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过程中尤为需要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