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小数的性质”教学片段及反思

时间:2016-11-10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58页~59页。 
  片段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师:动物王国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运动会,老师录下精彩比赛的一个场面,想看吗?(课件播放三只小乌龟比赛情景)比赛规则:在一分钟内谁跑得远,谁就获胜。 
  一分钟后裁判员记录的成绩分别是:1号选手3分米;2号选手30厘米;3号选手300毫米。谁将夺冠呢? 
  生(争先恐后地):它们跑得同样快,比赛未决出胜负。 
  师(故作惊讶):怎么会呢?它们跑的路程分别是3、30、300。
  生:计算速度的“单位”不相同,但是它们的速度是一样的,即3分米=30厘米=300毫米。 
  师:那么,根据小数的意义,谁能用同一个单位名称把上面等式表示出来呢? 
  学生讨论片刻,达成共识:0.3米=0.30米=0.300米 
  课件演示:裁判员用学生尺分别测量出0.3米、0.30米、0.300米的长度并叠放在一起,完全重合。 
  师:像0.3,0.30,0.300这样的小数虽然写法不同,可是数值的大小完全相等。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小数的性质”。 
  片段二:动手实践,理解“小数性质” 
  1.活动:验证小数性质的普遍性。 
  师:用大小相同,而平均分的份数不同的纸片,验证写法虽然不同,但大小相等的小数。 
  (1)涂一涂,填一填,比一比。 
   
  (2)汇报。 
  生1:我发现:0.2=0.20 
  生2:我发现:0.5=0.50 
  生3:我发现:0.6=0.60 
  (3)概括小数的性质。 
  师:观察上面的等式并与0.3米=0.30米=0.300米比较,你发现它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特征? 
  生1:从左往右看,在小数部分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 
  生2:从左往右看,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 
  生3:我同意在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而在“小数部分”添上0说得不准确(说着举起手中的三张卡片),如0.7=0.70,但0.7≠0.07。 
  师:下面各数中哪些“0”是小数末尾的“0”? 
  0.0500.2030030.0000 
  (学生思考后指出:三个小数末尾分别有1个0、2个0及4个0。) 
  生4:小数的末尾去掉“0”,小数的大小也不变。 
  师:是呀,谁能用一句话概括刚才的发现? 
  师生归纳: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就是小数的性质。(引导学生重点理解“或”与“末尾”的含意。) 
  2.判断。(学生仔细倾听、判断,用手势表示对错。) 
  (1)小数点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2)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两句话的意义相同。(说明理由。) 
  片段三:巩固深化,应用规律 
  师:我们学了“小数的性质”,你认为“小数的性质”有什么用途? 
  (让学生看第59页内容后回答。) 
  生1:根据“小数的末尾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可以化简小数。 
  生2:运用“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可以根据需要改写小数。 
  1.化简小数。 
  (1)下面小数,哪些“0”可以去掉?哪些“0”不能去掉?为什么? 
  0.70 105.0900 30.00 10.2000 
  (2)将上面的小数化简。 
  2.改写小数。 
  让学生独立完成例3。(教师巡视指导。) 
  3.联系生活,灵活应用“性质”。 
  甲、乙两商店对同样的钢笔标价分别为5.8元和5.80元,它们各表示多少钱?哪种标价更科学合理? 
  反思:“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对此,数学教学应创设一定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自身有意义的学习活动主动建构知识。学生在学习“小数的意义”时,对单位名称的改写已有一定的认知经验。那么,教学小数的性质时是直接出示对0.3米=0.30米=0.300米的大小验证,还是从具体情境中引入?笔者认为,后者更符合学生的认识起点,更能促进学生积极的数学思考。 
  为使学生深入理解小数的性质,让学生动手操作不失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为此,在教学中开展让学生对正方形纸片“涂一涂,填一填,比一比”等体验活动,使学生在寻找共同特征中经历“操作、观察、猜想、推理、验证、交流”等一系列探究过程,自主发现“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都相等”的特性千真万确,有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内化“小数的性质”中,为避免人云亦云,让学生通过肢体语言表达判断结果,深入体会数学概念表述的准确性和严谨性,养成“咬文嚼字”的良好习惯,为学习小数性质的应用作了充分的“铺垫”。 
  教学,有时不完全在于教,而在于悟。学生悟出来的“道道”,远比灌输的“条条”富有魅力。为此,老师应引导学生在探究中感悟,在感悟中创造,在创造中达成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协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