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毕业复习取得最佳的复习效果主要做法:梳理 训练 拓展

时间:2016-11-1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毕业复习是小学教学中至关重要的教学环节。要取得最佳的复习效果,必须“突出主体、注重过程、关注发展”,抓好“导、练”,系统梳理知识,加强综合训练。以达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及适当拓展之目的。现简述一些主要做法,供参考。 
   
  一、指导学生梳理知识,优化认知结构 
   
  概念和性质既是方法的理论依据,又是分析与解决问题的钥匙。系统复习好基础知识,是提高解题能力的前提。毕业复习应把已学的零散的概念、性质、方法等基础知识加以分类梳理,并以知识结构的形式呈现出来。这有助于学生巩固、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与相互转化的关系,从而形成新的认知结构,以便灵活运用。 
  如“约数和倍数”这一单元中,概念与术语较多且易混,可引导学生从其产生的条件辨析异同及其相互关系,并列出知识结构表显示其联系和区别。 
  对“三大基本性质”(商不变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比的基本性质)应通过比较,弄清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及应用范围与功能;“五律二性质”(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减法运算性质。除法运算性质)是简算的理论依据,应分清异同,灵活运用。同时,通过一定量的典型习题的训练,让学生熟练掌握和运用。 
  关于平面图形的特征和面积计算公式的关系,也应指导学生通过梳理,列表显示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如下图: 
   
  有些知识可通过解答习题加深理解。如让学生做一些验算、解方程,来复习加、减、乘、除法中各部分的关系;以“将7与:1,5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比值是( )”,来复习化简比和求比值的联系与区别。又如:1 M和N是两种相关联的量,a、 b、c、d(均不为0)是它们其中的两组对应值。(1)如果a:c=b:d,那么M与N成( )比例;(2)如果ac=bd。那么M与N成( )比例。2 如果y=8/x,那么x和v成( )比例;如果y=0.5,那么x=( )。通过口答上述问题,复习比例关系的判定与求未知项值的相关内容。 
   
  二、加强训练,发展思维。提高解题能力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与解题能力,是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毕业复习的重心之一。习题是知识与方法以问题形式的再现,要通过对知识和方法的巩固消化来实现能力的提高。在系统复习基本知识之后,要把重点放在解题训练上。同时,要精心编选具有一定典型性与启发性、综合性与发展性的例习题,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训练,并注重对问题结构和解题思路的分析。以帮助学生探寻解题途径,发展思维,提高灵活解题的能力,体现总复习的拓展功能。 
  (一)精选题组,探寻规律,训练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题组往往是某一类知识的综合辨析,目的明确,针对性强。题组设计的数量不可过多,要有所侧重,使一组题覆盖一部分基础知识,概括一类基本方法与策略。训练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对知识联系、解题思路、方法和步骤进行必要的归纳总结,突出规律,以达到熟练灵活、融会贯通的要求。例如: 
  1 计算,能简算的要用简便方法计算。 
   
  显然,这一组混合运算题重在训练简便计算的能力。当然,还包括运算顺序与脱式计算能力的训练。 
  2 解答下面问题,并比较异同,总结其解题思路。 
  (1)小平借了一本240页的故事书,前3天看了80页。照这样计算,几天能看完? 
  (2)小平借了一本240页的故事书,前3天分别看了25、28、27页,照这样计算,几天能看完? 
  (3)小平借了一本240页的故事书,前3天看了80页,第4天看了39页。如果只能借7天,从第5天起每天至少看多少页才能按时还书? 
  (4)小平借了一本240页的故事书,限时7天。前3天看了全书的三分之一,从第4天起每天至少看多少页才能按时还书? 
  (5)小平借了一本240页的故事书,限时7天。如果前4天看了全书的一半,那么从第5天起每天至少要多看多少页才能按时还书? 
  这是一组由易到难的多变题,重点引领学生感悟归一法(或正比例)解题的基本思路,训练与提升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3 辨析以下各题的异同,口述解题思路与算法。 
  (1)①小红有25本书,小明比她多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