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对小学数学高段复习课的探索和研究

时间:2016-11-1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现象
  镜头A:第十一册分数乘法单元复习
  师:前面几天我们学习了分数乘法,作业中经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师以学生经常出错的习题为例题进行分析讲解)
  师:以后要注意不要再犯这样的错误,下面做作业,把p29第4--6做在作业本上,1--3做在书上.
  生1:我猜到了,书上的我已经做好.(刚才,老师在讲解时,偷偷在书上做)
  生2:唉,这么多啊!
  生3:计算题我最头疼了.
  ……
  镜头B:第九册总复习
  师:下面我们做作业,把书翻到第143页,把总复习的9-12做在作业本上,9-11题目也要抄.(9-12是判断和操作等形式)
  生1:还要做 已经是第4遍了.
  生2:嘻嘻!答案我都知道了.
  生3:偷偷地在书包里找以前做过的本子.
  ……
  思考
  上面两个镜头是目前小学数学高段复习课教学的一个缩影:课堂气氛沉闷,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内容枯燥,学生怨声载道.教师有的大量收集习题,试卷,让学生在题海里苦战;有的"爆炒冷饭",让学生机械重复地练习,期末复习时甚至让学生把书后的《总复习》做好几遍;有的采用"练习→校对→再练习→再校对"的教学方式,把学生会做每一道复习题作为教学目标.这样,教师累得不行,学生苦不堪言,而收效未必有多大.
  在当前的新课程改革中,不管是何种类型的评优课或者研讨课,最普遍也最常见的基本上都是新授课或者活动课.记得在去年全区教学基本功大赛中我所听的中高段二十节课中仅仅出现了两节复习课,而低段十几节课中一节复习课都没有,我想这绝不仅仅是一个偶然的现象.在对学校的数学教师和学生的调查中我们发现:有一半以上的教师认为复习课最难上,平时教学基本套用练习课的形式;70%学生认为复习课就是做试卷,做习题,觉得"复习课没劲".
  改进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是《数学课程标准》所提倡的一个改革目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利用已有的知识和观念进行自主建构的活动."这样的理念促使我们对复习课的教学功能进行再思考:复习不仅仅是知识的回忆和再现的过程,更应是引导学生自主整理,促使知识系统化的过程;复习不应是知识,技能在低层次上简单重复的过程,而应是学生认知结构得以拓展,延伸和整合的过程;复习不应是试卷,习题大量操练的过程,而应是促进学生综合应用知识能力提高的过程.

  实践
  在对复习课有了重新的认识后,我对传统的复习课的教学进行了反思,在这次六年级总复习中,尝试用新的理念执教了一节《数的整除》的复习课,起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 破译密码,引入课题
  师:同学们家里一定装了电话,陆老师也装了电话,我给每一个数字都设置了密码,请你们当一回特工,看谁最快破译出我家的电话号码
  电话号码:
  A:最大的约数是6 ; B:能被3整除的最大一位数; C:最小的奇数; D: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 E:最小的倍数是6; F:最小的质数;G:3和9的最小公倍数;
  电话号码是:
  师:今天我们来复习《数的整除》的有关知识.
  ● 梳理沟通,构建框架
  1,整理知识
  师:听说我们班的同学不仅数学学得很好,语文也学得很棒!现在我想请同学们来表现一下你的语文水平.请同学从下面每组词语中挑选其中的一个或几个,进行"词语解释",再用数学语言"造句".
  ⑴ 自然数,整数,整除,除尽
  ⑵ 约数,倍数,公约数,公倍数 ,最大公约数,最小公倍数
  ⑶ 奇数,偶数,质数,合数
  ⑷ 互质数 ,质因数,分解质因数( 谁能猜出最后一组词语是什么 )
  2,构建框架
  师:你们能不能把上面的"词语"根据相互的关系,画出结构图
  (学生独立探究,有的画成框架图,有的画成表格状,还有的画成树状,有一个还画成机器人状……)
  ● 巩固练习,辨析概念
  1,师出示判断题:
  ⑴ 3.2÷0.8=4,3.2能被0.8整除.( )
  ⑵ 相邻的两个自然数的乘积不一定是合数.( )
  ⑶ 两个数有公约数,这两个数一定是互质数.( )
  ⑷ 两个数的公约数一定能整除这两个数.( )
  2,师出示 2 4□问:
  ①要使这个数分别能被 2 ,3,5整除,□里分别可以填几
  ②要使这个数能同时被2,3,5 整除,□里可填几
  3,你能选择几个数用一句话或一个算式来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吗
  6,24,1,3,8,2,4,5
  4,连词成句.
  ⑴ 偶数,互质数,合数,质数,奇数,倍数,分解质因数.
  ⑵ 除尽,约数,整除,质因数,最小公倍数,最大公约数.
  ● 活用概念,感悟创新
  师:同学们热情很高,下面我提议你们给自己家的电话号码也设置一组密码,完成后同桌互相交换破译.
  启示
  在这节课中不仅将数学与生活有效地结合了起来,而且充分做到了学科之间的有效整合,课堂气氛活跃,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多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表现出空前的热情,在你争我抢的过程中,学生对这么多枯燥,抽象的概念进行了辨析,举例,还乐此不疲,这在传统的课堂上是很难见到的.就连平时从不举手发言的差生都争着举手,而且都回答的很好.是啊,只要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学生就会"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
  由此可见:小学数学复习课的学习过程也可以表现为一个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自我建构的过程.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所有的数学知识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再创造"活动,才能纳入其认知结构中,才有可能成为有效的和用得上的知识.用成人化的逻辑整理好的知识塞给学生,其结果只能适得其反.因此,在新课程背景下,我们以建构主义为理论依据建构了小学复习课的基本教学策略: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学生对某一学习任务的情感准备状态,决定了他为完成该项学习任务准备付出多大努力的程度.《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更要关注他们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复习课所涉及的知识往往是在几周前甚至几个月,几年前学习过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知识的累积,学过的知识会处在模糊状态,沉睡状态.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生活实际和心理特征借助多媒体预设丰富的教学场景,生动,有趣,富有挑战性的情境,能激发学生探索的欲望,使学生乐于发现问题,善于总结经验,这样可以为上好复习课作铺垫.下面试举两例:
  (1)创设游戏情景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小学生最喜欢游戏,也最需要游戏,愉快的游戏能引起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