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的预设与课堂的生成并行不悖

时间:2016-11-20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预设是教师在课前对课堂教学的规划、设计、假设、安排,它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特性,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基本要求。而生成是新课程改革中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只有重视生成,教师的课堂教学才增加“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可能。
我想很多的一线教师在课堂上都面对过预设与生成的矛盾,课前仔细分析教材,考虑学生的学情,对课堂教学做出了精心的预设,但真正在课堂实施的时候,课堂上出现的问题完全不在我们的预设之内。那是因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再精心的预设,也无法预知课堂教学中的全部细节。特别是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是具体的、不确定的,是动态生成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呈现出来,我们可以预测它,却无法预先规定它。因此,真实的教学都是预设与生成的矛盾统一体。在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时,要明确以下两点:
1.通过课前高质量的预设,追求课堂精彩的生成。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在课前必须对教学目的、任务和过程有一个清晰、理性的思考和安排。课堂上也需要按预先设计开展教学活动,以保证教学活动的计划性和效率性。我们反对的是以教师教为本位的过度的预设,需要的是以学生学为重心的精心的预设。也就是说,在课前预设中,要有学生真正的一席之地,把“学生可能的回答”当成备课时必不可少的工序去做,这样才能使教学设计真正起到未雨绸缪的作用。
2.有机利用课堂生成资源,实现教学的“形散而神聚”。
是不是课堂上学生提出一个教师意想不到的问题、说出一种标新立异的算法就算生成呢?这其实是对“生成”的一种片面理解。教师要在教学目标的指引下,分清教学的轻重缓急,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或者“抓了芝麻丢了西瓜”。对于学生的意外“生成”,应态度鲜明地通过重复、确认、淡化等方法很好地去把握课程的前进方向,而不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以免教学“迷失方向”,步入低效的状态。这需要教师凭借自己的专业素养披沙拣金,实时鉴别并作为教学资源加以有机利用。
比如,教学《乘法分配律》。课末,教师设计了这样一道开放题进行巩固练习:46×71+( + ),让学生把算式补充完整,使它能利用乘法分配律使计算简便。
生1:46×71+ 54×71,因为46×71+54×71=(46+54)×71=100×71=7100
生2:46×71+ 46×29,因为46×(71+29)=46×100=4600
师:大家觉得这样计算简便吗?
生:简便。
生3:46×71+ 10×71
部分学生发出了反对声。
师(也对生3的说法感到有些意外):看来大家有不同意见,谁来说说想法?
生4:它虽然能用乘法分配律计算,但我觉得它计算起来并不简便。因为(46+10)×71=56×71,还得列竖式计算。
师:大家同意这种看法吗?(学生大都点头称是。)
师又问生3:现在你的看法呢?
生3(有些不好意思):我现在也觉得它不能简便计算。
师:那么,结合以上这几个例子,大家觉得在什么情况下运用乘法分配律能使计算简便?
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
生5:两个加数的和能凑成整十、整百的数时,运用乘法分配律计算比较简便。
生6:能凑成整千数也行。
师:好!谁能再举几个例子,说说是怎么简算的?
生7:46×71+254×71=(46+254)×71=300×71=21300
生8:46×71+46×929=46×(71+929)=46×1000=46000
……
在上述教学片段中,学生提出的46×71+10×71 的方法,偏离了教师“预设”的轨道。但面对“意外”,教师没有立即予以否定,而是组织学生辨析、评判,使“差错”在交流中得到修正。教师并没有就此为止,又及时抓住这一生成资源,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讨论“什么情况下运用乘法分配律能使计算简便?”,导引着课堂从知识授受走向智慧生成,最终赢来了学生思维翅膀的自由伸展,收获了未曾预约的精彩。
预设和生成是矛盾统一的两个方面,它是教学目标任务的规定性和人的发展可能不确定性之间的矛盾。很显然,没有预设的课堂教学将失去目标和方向,有序、有效的课堂也就成了一句空话。而没有生成,课堂又将失去灵动,课堂将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和乐趣,缺乏面对智慧的挑战和对好奇心的刺激,使师生的生命力在课堂中得不到充分的发挥。因此,有效的课堂应该预设生成并行不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