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阅读课文的编写特点及教学建议二

时间:2016-11-0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二、 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因课设练
  
  《语文课程标准》遵循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小学一、二、三学段的“阶段目标”中提出了明确的阅读学习的要求。苏教版国标本语文实验教材是与《语文课程标准》配套的教材,理所当然地要体现《语文课程标准》所设计的目标体系和小学生学习语文的认知规律。那么,苏教版国标本语文实验教材的编排体系有什么特点呢?主编张庆先生作了如下表述:“简化头绪,突出重点,加强整合,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
  
  “学理如筑塔,学文如聚沙。”语文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学习语文的“序”宜精不宜细。苏教版国标本第二学段语文实验教材的阅读训练序列是怎么安排的呢?是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阶段目标”要求来考虑的,即除了朗读、背诵、复述课文等常规学习目标外,主要安排了四个重点学习项目: 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会默读,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这四个重点学习项目是如何在各册教材中安排落实的呢?主编张庆、朱家珑先生提出的编排原则是:“三维整合,统筹安排,因课设练,多次重复,螺旋上升。”
  
  所谓“三维整合”,就是在语文学习中整合“三维”目标,特别是通过这四个重点项目的学习,使学生既获取了语文知识,提高了语文学习的能力,又经历、探究了语文学习的过程,掌握了语文学习的方法,并陶冶了学生情操,发展了学生的个性,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
  
  所谓“统筹安排”,就是这四个重点学习项目不是一个单元安排一个知识点,而是合理地分散安排在两个学年各册教材之中的。如“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的练习,四年级上册安排的读写词语练习198个;背诵课文8篇;精彩片段15段;春联5副。涉及背诵的篇目占本册课文总数的50%以上。另外,关于“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的学习,在本册教材中,涉及的篇目也占课文总数的50%以上。
  
  所谓“因课设练”,就是根据课文的特点设计相应的练习。如“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四年级上册有近10篇课文安排了这类练习。但是,这些练习绝不是千篇一律的,而是根据各篇课文的不同特点,安排不同的角度训练。《诚实与信任》的课题揭示了这篇课文的中心,课后的练习设计就从课题入手:“这篇课文为什么要用‘诚实与信任’作题目?想想看,还能换个题目吗?”《珍珠鸟》文笔优美,叙事清楚,行文线索清晰,课后的练习设计就从理清故事的发展脉络入手:“默读课文,说说珍珠鸟是怎样逐步信赖‘我’的。”《奇妙的国际互联网》是一篇说明文,为了让学生掌握国际互联网的作用,课后就设计了这样的练习:“默读课文,想想为什么说国际互联网和我们息息相关。”《古诗两首》中的《望洞庭》是一首优美的写景诗,具有丰富的想象空间,课后就设计了这样的练习:“想象《望洞庭》这首诗描绘的景色,先说一说,再写下来。”《桂花雨》是一篇充满着浓浓乡情的优美散文,学生读后,很容易产生强烈的共鸣,特别是“母亲”常常说的一句话更让人回味无穷。编者准确地抓住了这一动情点,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题:“为什么‘外地的桂花再香,还是比不得家乡旧宅院子里的金桂’?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以提醒学生的注意,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加深对“母亲”这句话的理解,更加深刻地“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所谓“多次重复”,是说一个学习重点不可能通过一个单元的学习完成,必须通过多次反复学习才能逐步实现内化。如上文谈到的“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学习,不但在第二学段的四册教材中反复出现,而且形式多变。仍以四年级上册为例。有的要求学生先解释带点的词,再说说诗句的意思:“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有的比较一组句子,说说带点词语的用法:“下面句子中两个带点的词能不能互换?为什么?”(1. 他看到人类生活在寒冷和黑暗中,决心为人类盗取天火。2. 当他得知是普罗米修斯触犯了天规,便大发雷霆,决定要狠狠惩罚他。)有的是联系课文内容,说说词句的意思:“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功夫不负有心人’和‘有眼不识泰山’的理解。”有的是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句的意思:“你最喜欢这首诗(《老师,您好!》)里的哪些诗句?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是怎样理解的。”有的是特殊句式的认识和比较:“下面的句子有什么特点?你还能从课文里找出这种类型的句子吗?”(1. 左手持凿,右手握斧。2. 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有的要求学生理解特殊用法的词语:“找出课文(《奇妙的国际互联网》)中加引号的词语,说一说这些词语为什么要加上引号。”有的是要求学生先读句子,再用带点的词语造句:“读一读,比较带点词语的意思,并选择一个造句。”(1. 渐渐地,灯光、树影模糊了。2. 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这样,学生通过各种不同形式的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练习,就能逐步掌握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方法。
  
  所谓“螺旋上升”,就是采取循环往复的方式安排学习重点,绝不是在同一层面上的重复,而是逐步提高要求,螺旋式上升。这四个学习重点虽然在本学段的四册教材中反复出现,但其练习的要求不断提高,诸如“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和句子的意思”、“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等,都能明显地看出其学习的要求梯度。下面仅以三年级上册和四年级上册“学会默读,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为例,谈谈其要求上升的梯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