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阅读课文的编写特点及教学建议五

时间:2016-11-0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用得出”——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是集对语言的理解、吸收、内化和运用于一体的综合性训练。《语文课程标准》虽然没有明确地提出读写迁移训练的要求,但是在有关部分的表述中还是强调在阅读中“用得出”的。从苏教版国标本教材课后练习的设计中我们可以看出,编者予以了足够的重视。如四年级上册除安排复述、表演课文内容等口头表达训练外,还安排了用词选句15个,说、写话练习9次。我们在阅读教学中,要扎扎实实地落实这些练习,通过运用,及时地把学生储备的语言由消极的转化为积极的。
  
  四、 教学形式由“花”变“朴”
  
  阅读教学课堂改革的又一个误区,是教师们热衷于教学形式的翻新、多媒体的滥用,通过花里胡哨的教学形式把《语文课程标准》理念在课堂中“外显”出来。在这些教师的眼中,教学形式是课堂评价的最重要的依据,因此,就演绎出了课堂教学的虚假“繁荣”。
  
  1. 教学形式的翻新。
  
  归纳起来,教学形式的翻新有这样几大类: 一是游戏型。猜谜语导入新课。如《狐狸和乌鸦》第二课时,教师先说出一个谜底是狐狸的谜语让学生猜,再说出一个谜底是乌鸦的谜语让学生猜;猜完后,又让学生编狐狸和乌鸦的谜语。用了近10分钟才进入阅读学习。编谜语学习生字。如《蚂蚁和蝈蝈》课后8个生字,教师在教学生字时,要求学生给每个生字都编个谜语,结果用了20多分钟,不但谜语没有编好,识字也不落实。有的教师甚至把游戏法用于阅读评价。如老师用三种语气读课文,让学生猜猜哪一遍读得最好。学生只听了一遍,把握不准,无所适从。我这里并不是否定游戏型的教学形式,而是强调这种教学形式的适度运用,绝不能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而无谓地浪费教学时间。二是表演型。把表演引进阅读学习,通过表演把阅读的感受形象地表现出来,使之相互启发,相互感染,大大地增强了阅读教学的效果。但是有的老师把表演庸俗化、程式化,不但不能增强阅读教学的效果,而且干扰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感悟,削弱了语言文字的感染力。三是合作型。课堂上开展合作型的阅读学习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热点之一。但是由于认识上的偏差,有些教师把合作型的学习简单地落实在学习小组的划分组合上。有些单位的课堂评价标准把合作学习的组织形式作为必查的项目,这就导致了分组学习的形式化和庸俗化。课课分组,段段合作,学生的座位频繁调整,大大地降低了课堂时间的利用率。四是助教型。为了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多教师特别是低年级教师常常在课堂教学中,挑选一些表现积极、成绩优秀的学生当小老师带领同学们学习,这是一种很具激励性的举措。但是,有些教师由于不恰当地运用这种教学形式,不但没有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而且大大地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和自尊心。如学习《李时珍夜宿古寺》后,一位教师为了引导学生完成第四题练习:“中药是我国宝贵的遗产。你知道哪些中草药?说说这些中药的药效”时,就“选拔中医老师”上台介绍中草药知识,因为学生没有作好准备,个个都“蔫”了下来,硬被老师拉上台的几位学生都灰溜溜地走下台来,结果白白耽误了8分钟。
  
  2. 多媒体的滥用。
  
  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对课堂教学改革带来的积极影响是不容置疑的。但是,有些课堂教学由于教学辅助媒体特别是多媒体课件的滥用,往往使教学效果适得其反。如有位老师教《鲜花和星星》(第二课时),是这样分两步指导学生读书的:“一、 猜谜揭题,感知文本”。她先让学生看了三遍多媒体投影,第一遍让学生聚精会神地看,第二遍让学生一边看一边轻声跟着读,第三遍,让学生边看边读边加动作表演;而后,才安排学生练习诵读课文。“二、 展开想象,感悟文本”。这一步是分两块进行的: 第一块让学生看鲜花投影图,讨论“图上的鲜花怎么样”,当学生说出“五颜六色”、“五彩缤纷”时,老师就让学生练习用这两个词说话;讨论“如果你在鲜花丛中会干什么”?然后才安排学生读书比赛。第二块看星星投影图,其过程与第一块雷同。阅读的过程是从言到像,从像到意的转换推进过程,即通过对语言文字的“感于目”而“成于像”,再通过对文章“表象”、“意境”的感悟、体验而把其蕴含的情感、道理“会于心”。我们根据阅读的特点来分析上面的课例,就明显地看出其是违背阅读规律的,这样训练不但大大地削弱了语言文字的感染力,而且也抑制了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和体验,制约着学生的思维和创造,严重地影响了学生“搜集和处理文字符号信息,间接认识事物和世界”等阅读能力的提高。
  
  解决教学形式花哨的根本措施就是端正教学思想,提高对语文学习规律的认识,不一味赶时髦,实事求是,讲求实效,根据教学需要,以最经济的教学手段取得最高的教学效应。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而语文教育又是小学最基础、最重要的学科。何谓基础?词典里的解释是:“① 建筑物的根本;② 事物发展的根基或起点。”由此可知,基础的特点是深厚的,坚实的,整合的,质朴无华的。当前社会上出现的一些“豆腐渣”工程,大都与基础有关。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的阅读课堂教学不解决上述的问题,很可能就会出现教育的“豆腐渣”工程。那么,我们国家人才大厦的建设就会存在隐患。因此,作为一位有责任心的语文教师,应该重视这些问题,分析这些问题,尽快地解决这些问题,真正地实现语文教育的“返璞归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