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

新理念新教材新教学六

时间:2016-11-0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佚名
  从上述要求看,让学生把课文读准读通,对于刚进入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并非易事,所以在组织教学时,其基本步骤为:
  
  (1) 导情。这一环节需要教者根据教材创设有效的情景,如语言描述、角色扮演、实物演示、音乐渲染、图像展示等,以激发学生“读”的兴趣。
  
  (2) 初读。这一环节是学生依据教师提出的读的要求、目标,进行自主性的初步感知和初步探究,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自动地迈向最近发展区。形式主要采用自由轻声读,保证全员参与,遇到难读的地方,可以停一停、想一想或回过来读读,力争全体学生都有自读自悟的时间。
  
  (3) 读评。这一环节主要采取指名读→师生评价,目的是让学生展示自读的成果,并在评价中增强学生之间的相互竞争、合作交往的意识,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在评价中校正学生读中的偏差,激发学生读的自信心。
  
  (4) 再读。在学生自我感知,互相评价的基础上,通过再读,使学生原有的水平再上新台阶,完全达到读通的要求,其形式主要采用指名读或小组、集体齐读或两者交叉进行。
  
  在具体实施以上步骤的过程中,还需注意以下几点。
  
  (1) 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营造和谐、宽松的氛围,让学生想读、有信心地读,并且在读中增强学生的合作、交往、竞争意识,给学生一个安全的心理空间。
  
  (2) 教师在这过程中是一个“引领者”、“参与者”,与学生同喜同忧,同思同悟,建立师生学习共同体。
  
  (3) 指名读时,不必专请“优生”读,要面向全体,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让中下等学生读,可能会暴露问题,但教学正是这样一个经历不会到会的过程。
  
  (4) 在初读前提出的朗读要求,或小黑板出示,或口述等,都必须非常明确,让学生在自读自悟时有据可依,在评价时有章可循。
  
  (5) 注意读后的评价与矫正,要以“欣赏性”、“鼓励性”评价为主,既要严格要求又要让被评者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人。
  
  2? 读懂。即通过各种教学手段的运用,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专心致志地读,细致入微地读,切己体察地读,浮想联翩地读,让学生走进文本,进行精神的碰撞与沟通。
  
  其基本要求为:
  
  (1) 凭借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
  
  (2) 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
  
  (3) 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发展思维,让学生逐步学会精读课文的方法。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力和理解力。
  
  其基本操作形式为:
  
  (1) 抓问题,从读到议: 可让学生在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师生共同整理归纳出有价值的、能引起学生探究欲望的、牵一发动全身的问题,或老师根据教材提出有一定思维容量和价值的问题,再通过学生读来找到答案或个性化的理解,然后交流评议。
  
  (2) 展示情境,从说到议: 将课文所描写的情景,通过图画或景象或其他媒体展示出来,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来说一说、议一议,然后回归到课文的语言文字中去,找到根据与理由,让学生通过自我思考或小组合作达到悟文体情。
  
  (3) 进入角色,从演到议: 先让学生认真揣摩语言文字,然后进入角色,演一演、做一做、议一议,将课文语言转化为自己的内心体验。“读懂”的方法很多,在具体的操作中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① 不应以老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把阅读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与读书。
  
  ② 注意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的同时,要讲究学生学习的有效性,要明确任何学习形式都是为效果服务的。
  
  ③ 要珍视学生的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让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得到张扬和发挥。
  
  3? 读好。其基本要求为: 能有感情地朗读或分角色朗读课文,能把体验到的感情通过朗读表达出来,一句话,就是要让学生读出意、读出形、读出情、读出神。
  
  要让学生“读好”,通常可以有如下几种形式:
  
  (1) 有感情地朗读。评价标准为: 能达到语气流畅,语速恰当,读出抑扬顿挫、轻重缓急,能带有恰当的肢体语言,此时的朗读不是在读,不是在背,而是发自内心的一种与课文产生共鸣,一种内心真切情感的外在表现。
  
  (2) 说说、演演、做做。能用自己的语言、动作、神态,将教材内容重新组织加工,并采用说、演、做的形式加以表达。
  
  (3) 读写结合。能将课文的语言、段落结构形式,正确、恰当地运用到自己的口头或书面交流与表达中去。
  
  (4) 对教材进行重组、改造。例如改编成课本剧,让学生充当课文中的某个角色,自己设计动作,按照自己的体会,表演课文中的人物与情节,例如《三袋麦子》等,学生能唯妙唯肖地表演文中的情节、人物语言等,这也是“读好”的表现。
  
  需要注意的是,任何形式都应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不图形式,不图表面的热热闹闹,而应注重内涵,注重学生“读”的过程是学生的语文素养不断生成的过程。